【股市資金觀測】焦點轉至Q2財報 美股成唯一淨流入市場

【股市資金觀測】焦點轉至Q2財報 美股成唯一淨流入市場

簡述

美股財報季節展開,市場對第二季財報獲利強勁預期,暫時抵銷市對貿易戰的擔憂;另一方面,投資人對歐元區第二季財報謹慎樂觀,加上歐盟將與美國就汽車關稅協商,支撐成熟股市。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至7月18日,貿易摩擦風險猶存,但短期利空淡化,雜音干擾勢將轉為常態化,美股持續淨流入、且為唯一淨流入市場,其餘市場流出緩和。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市場對Q2財報表現的正面預期,支撐近期市場表現。其中在財報方面,在S&P 500成分企業已公布30家中,約九成獲利表現優於預期。在經濟表現方面,美國6月零售月成長0.5%,連續第五個月正成長。

根據聯準會公布褐皮書顯示,美國經濟繼續擴張,勞動市場緊俏;政策方面,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漸進升息是「目前」最佳途徑。

面對貿易,林素萍表示,國際情勢多空雜陳容易導致短期市場波動,牽動投資人的情緒,但今年美國企業獲利以雙位數成長態勢攀高,主要國家經濟指標也持續亮眼。全球經濟成長維持正向,美國良好態勢預計第二季GDP會加快增長,美國花旗驚奇指數近期穩定,市場預估美國今年經濟成長率值2.8%。實質可支配所得成長將持民間消費。

中國股市方面,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許廷全表示,隨著市場對於貿易摩擦利空的敏感度降低,加上現階段政策走向開始寬鬆,部分供給側改革政策對產業去化的效應也逐漸浮現,相關市場有望回穩,擺脫過去連續五個月下跌的格局,讓年初迄今表現相對疲軟的中國股市,重新回歸基本面。

許廷全表示,6月中央企業單月獲利表現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來到歷史新高,累積今年上半年,不論是獲利或營收表現,都繳出兩位數的成長數字,亦顯示供給側改革等政策面所帶來的正面效益正逐步浮現。

許廷全表示,在近期政策走向上,其實微調訊號也顯現。另一方面,中國官方政策面考量金融去槓桿或受國際政治衝擊,資金端仍將給予一定程度的支持。

例如:6月中、下旬一連串的宣示動作,包括對外強調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和金融穩定運行、中國央行年內第三次宣布降準、中國央行在第二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中也將流動性的表述調整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此並反映在6月新增金融機構貸款也超過市場預期。

回到基本面,許廷全表示,6月中央企業單月獲利表現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來到歷史新高,累積今年上半年,不論是獲利或營收表現,都繳出兩位數的成長數字,亦顯示供給側改革等政策面所帶來的正面效益正逐步浮現。

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有鑑於貿易戰雜音干擾轉為常態化,隨著重要法說和財報周相繼登場,市場焦點逐漸回歸基本面。財報表現和產業展望牽動盤面變化,評價面和部分漲價題材能否延續,也成為資金移轉、類股輪動快速的另一考量因素。

在籌碼面部分,廖哲宏表示,近期外資動向持續轉為正向,有利提振市場信心。根據證交所統計,相較於6月外資累積賣超逾800億元,7月以來外資累積賣超162億元,但近兩周外資已轉為淨買超170億元,20日單日更出現近80億元的淨買超,未來動向值得關注。

展望後市,廖哲宏表示,重要指標股法說會報佳音,為市場增添更多信心,接下來,隨著電子業即將步入產業旺季,料業績成長題材股仍將擔綱支撐盤面的要角,近期市場應會將注目焦點再轉向基本面,聚焦在主要科技大廠陸續召開法說會所公布的財報數據和產業展望上。

廖哲宏表示,iPhone新機未來新功能更間接帶動相關供應鏈和的表現,加上即將步入產業旺季,蘋果與非蘋陣營將陸續發表新機,有望支撐相關板塊的表現。中長期而言,在5G 通訊與 AI 發展,都將帶動半導體內含價值持續提升,可望推升高速運算需求成長,繪圖晶片、CPU等相關產值的增加。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
時間 美國股票型 已開發歐洲 亞洲不含日本 歐非中東 拉丁美洲 全球新興市場
近一周 23.21 -6.82 -5.75 -1.39 -3.6 -7.9
今年以來 -434.86 -413.64 29.00 -7.58 9.64 162.43

資料來源:EPFR,截至2018/7/18單位:億美元

【債市資金觀測】美歐央行鴿派言論,債市幾乎全面上揚,投資級債、新興債淨流入

【債市資金觀測】美歐央行鴿派言論,債市幾乎全面上揚,投資級債、新興債淨流入

簡述

美國總統川普對於升息和聯準會偏鴿派的言論,成為近期市場焦點,公債殖利率下滑,債市近全面上漲。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截至7月18日,投資級債券和新興債延續前一周持續呈現淨流入;高收益債市續揚,但資金面則轉為微幅淨流出。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