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週,全球經濟出現愈來愈多回穩的跡象。經歷了一段頗長的疲軟期之後,4月份全球經濟指標有所改善,為11個月以來首見,這是拜美國和中國經濟數據轉好所賜。雖然此一趨勢某種程度上延續到5月,它既非持續不斷,也非所有區域表現一致。我們目前仍在等待某些循環性領域(包括製造業和全球貿易)觸底的可靠跡象,以及歐元區、日本和英國的經濟數據顯著改善。
在官方加強和延長貨幣與財政刺激政策的情況下,總體經濟狀況估計夏季期間至少將有所改善。雖然這種暫時的改善,不足以持續地將週期尾聲(late-cycle)狀態轉變為成長狀態,但它將能緩和資本市場中愈來愈明確的衰退恐懼。如此一來,當前經濟週期的命運應將於2020年揭曉:貨幣和財政決策當局將在經濟週期尾聲成功造就「軟著陸」,為經濟重新上揚奠定基礎;又或者我們將面對經濟衰,經濟可能「硬著陸」。經濟週期最後一章的內容尚未確定。
對我們來說,有一點是確定的:地緣政治風險越少越好。除了擴大金融市場中的利差和造成經濟波動,地緣政治風險也妨礙企業的長期規劃,進而拖慢民間投資。倘若歐洲議會迅速組成多數聯盟、英國脫歐出現正面的進展,以及中美貿易衝突出現緩和跡象,將帶來不只是溫和的春風。
希望在春季的經濟榮景之後,我們將迎來陽光燦爛的經濟盛夏。
Hans-Jörg Naumer
資本市場暨主題研究全球總監
地緣政治風險越少越好。除了擴大金融市場中的利差,地緣政治風險也妨礙企業的長期規劃,進而拖累民間投資
詳細市場資訊
戰術性配置,股票和債券
- 目前無法確定全球經濟活動可以持續向上發展。與此同時,無論是在資本市場還是實體經濟,貿易戰正損害投資人的信心。
- 資本市場中的資產評價繼續呈現顯著的差異。一些關鍵的資產類別,例如美股、美國公債和德國公債,都處於價格高昂的狀態,而許多新興市場資產相對之下則顯得便宜。
- 股債配置方面,我們目前傾向中性立場。
德國股市: 中性
- 雖然德國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目前處於成長狀態,製造業因為出口疲軟而承壓。Ifo企業信心指數目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最近服務業回軟,營建業則保持穩定。這看來顯示經濟成長正繼續喪失動能。
- 雖然經濟主要因為出口乏力而面臨下行風險,因為勞動市場極佳和工資勁揚,民間支出應將繼續支撐經濟。全球經濟倘若短暫復甦,對德國這種出口導向的經濟體應該是好消息。
- 以席勒本益比衡量,德股價格相對於長期平均水準具有中等吸引力 。
歐洲股市: 中性
- 從資金大量外流看來,國際投資人減持歐股的力道在所有區域中似乎是最強的。
- 但是,歐股的價格介於中等至便宜之間,而雖然一些政治議題(例如英國脫歐)正處於重要關頭,負面趨勢看來應該已經反映在價格上。歐元區股息殖利率目前略低於4%。
- 至少應該將有戰術性機會浮現。但是,歐元區股票在展現出強勁的獲利動能之前,表現很難持續優於美股。歐元區企業利潤率最近的復甦走勢受到影響。
美國股市: 中性
- 美股的價格目前相對高(以經週期調整的席勒本益比衡量),中期報酬潛力可能因此受限。
- 財政刺激措施一旦告一段落,美股投資權重很可能只能保持中性。總體經濟和企業獲利表現看來不再支持投資人加碼持有美股。
日本股市: 中性
- 國內外疲軟的領先指標正對日股造成負擔。營收和獲利動能已開始轉弱。
- 雖然最近幾個月企業手頭訂單不多,日本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表現優於預期。
- 核心消費者物價的表現,在可見的未來估計不會促使日本央行調整其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 整體而言,相對於全球股市,日股目前未能為投資人提供額外的優勢。
新興市場股市: 中性
- 聯準會政策立場轉為鴿派,應有助於改善新興市場的金融市場狀況。美元轉弱將進一步提振新興市場股票。
- 目前完全未有成長加速的跡象(例如貿易量方面的趨勢)。不過,最近數週一些跡象予人樂觀的理由,例如全球經濟數據普遍改善、中國信貸擴張。
- 資本帳已惡化,尤其是因為貿易衝突升級。
類股
- 景氣循環產業的復甦正喪失動能。
- 在獲利前景偏弱的情況下,股息很可能將變得更重要。
- 能源股和保險類股的價格和獲利動能都相當吸引人。
- 聯準會暫停升息行動,加上歐洲央行持續奉行寬鬆性貨幣政策,正藉由壓低利率支持(防禦型)成長股,雖然當中有些個股的價格看來已相當昂貴。
投資主題:定期定額
- 投資於資本市場時,時機(何時進場)和持有多久都非常重要。為了受惠複利效應,保持耐性是值得的。
- 長期定期定額投資計畫因為可以固定投資,利用平均成本效應,得以避免時機不對的問題。投資人若定期定額投資於基金,價格較高時買進較少個單位,價格較低時則買進較多個單位。這是一種明智的累積方式。
- 投資人若想重新投入市場但不確定何謂適當時機,也可以利用定期定額法:將一大筆錢分為幾部分,然後在一段時間裡分次投入。
歐元債券: 中性
- 歐洲央行宣佈將藉由新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支持銀行,並延後調升基本利率(原定今年下半年調升,如今是「最早2019年底之後」),金融壓迫(financial repression)因此達到新的層次。歐洲的公債殖利率如今多數為負數。
- 雖然德國公債目前受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溫和的通膨和揮之不去的政治風險支撐,這個資產類別正因價格根本過高而承壓。
- 如今歐洲央行已終止其量化寬鬆方案中淨購入債券的部分,歐元區邊陲國家公債仍然容易因為政治風險再起而受打擊,尤其是義大利。
國際債券: 中性
- 我們認為公債價格仍然偏高。但是,從最近的貨幣政策措施看來,我們並不預期利率水準短期內會有顯著的變化。
- 但是因為許多央行審慎的觀望態度、持續的金融壓迫和中期而言較大的經濟衰退風險,目前殖利率(尤其是長債殖利率)的潛在升幅受限。
- 美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已跌至2018年初以來的最低水準。
新興市場債: 中性
- 對長線投資人來說,新興市場債券和貨幣的價值吸引人,前景相當正面。
- 因應此一趨勢,自年初以來,投資人投入這個資產類別的資金增加了,主要是流向強勢貨幣計價債券,可能是受美中貿易衝突緩和的期待所激勵。
- 在幾乎完全沒有通膨風險的情況下,有些新興市場央行可能將考慮調降其官方基準利率。
公司債: 中性
- 投資級債券和高收益債目前仍受兩股力量拉扯:一邊是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強勁的放款數據,另一邊是個體經濟環境艱難和債券價格高昂。
- 美國公司債的隱含違約率顯著高於以往的平均累計違約率。高收益債這兩個變量(約略反映「純」信用風險溢酬和流動性溢酬)的差距低於長期平均水準,投資級債券則是接近長期平均水準。此一分析看來暗示高收益債的價格仍然偏高。
- 「純」信用風險溢酬和流動性溢酬(根據市場隱含違約率和歷史累計違約率估算)顯示,歐元區投資級公司債價格相對於政府公債處於中性狀態,歐元區高收益債價格則仍然偏高。
貨幣:
- 我們預期美元中期走弱,因為美元匯價已高,而且「雙赤字」(財政和經常帳赤字)擴大很可能將對美元構成壓力。
- 但因為其他央行已跟隨美國的貨幣政策轉變,未來幾個月美元或可維持當前水準。
- 受土耳其危機影響,新興市場其他貨幣也承受壓力。強勢貨幣計價外債負擔沉重,正構成額外的負擔。
簡述
上周市場延續對聯準會(Fed)可能降息的樂觀態度,美股主要指數連續兩周上揚;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至6月12日一周資金流向,美國股市資金由上周流出轉為淨流入89.04億美元,資金動能大幅改善,除中東市場流出小幅增加外,歐洲、拉美股市流出狀況皆明顯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