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聯投信事件評析】發掘疫情關鍵數字,讓投資進退有據

簡述
新冠病毒疫情成為全球流行性疾病,讓我們生活出現諸多不便,同時也引發金融市場恐慌。安聯投信認為生活中不用過於恐慌,勤洗水、減少不必要聚會可降低風險,除了生活防疫持續外,投資防疫亦同,近期金融市場因恐慌引發的波動,反而更要沉著以對。
安聯投信投資長觀點
新冠病毒疫情蔓延,引發金融市場恐慌,股債資產大幅波動。此次疫情造成的恐慌會延續多久?怎麼看怎麼做?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憑藉豐厚的投資經驗及多元化的金融歷練,和投資人分享其最新觀點。
新冠病毒疫情成為全球流行性疾病,讓我們生活出現諸多不便,同時也引發金融市場恐慌。安聯投信認為生活中不用過於恐慌,勤洗水、減少不必要聚會可降低風險,除了生活防疫持續外,投資防疫亦同,近期金融市場因恐慌引發的波動,反而更要沉著以對。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認為,過去事件式引發的金融市場,並非完全無跡可尋,面對此次疫情發展,我們審慎以對、但也不必全然悲觀。
魔術數字:24天!? 市場恐慌情緒何時回落?
- 由於疫情持續發展,投資人短期可能延續既有緊張情緒。後續觀察新增確診數何時從頂峰下滑。根據中國和東亞疫情進展,發現「24 」這個魔術數字。
- 此次疫情可分為四波,先是中國,而後亞太區,現在蔓延至歐洲、美國。累計確診數超過100件後,通常會開始引發市場注意,中國首次公布數字在1月21日,其後在2月14日新增確診案例數達到頂峰下降,約24天,而東亞地區,從疫情受到注意到頂峰也經歷24天。
- 以此推估,歐洲和美洲分別在2月23日和3月3日超過百件,預期最晚在3月底前應該會見到頂峰後下滑受控。未來2周應是關鍵期。
- 就金融市場來說,新增確診案例數達到頂峰前,市場情緒將逐漸平復,股市可望先行落底。


以史為鑑: 30%!? 市場最大跌幅如何評估?
- 回顧過去180年來的股市空頭時期,大致可分三類:結構型、循環型及事件型,平均來看,若為結構型因素,美股S&P 500指數約下跌57%,循環型約下跌31%,事件型約修正3成,事件型造成的修正幅度最小、也最快回復。評估此次應屬事件型。
- 若只看過去30年,可參考1987年及1990年兩次,1987年主要來自於程式交易危機帶來的恐慌,當時美股S&P 500指數下跌3.3個月、跌幅達34%,而1990年則因波灣戰爭影響、油價大漲引發,當時美股S&P 500指數約下跌3個月、跌幅20%。
- 這波下跌不是金融風暴,和2008年金融海嘯無法相提並論,預估後續股市仍有下跌空間,但最大跌幅波段應已過去。

因應策略:該進或是該退?
- 整體評估,產業供應鍊逐漸恢復中,目前並無看到訂單下修狀況,但疫情蔓延可能造成的終端需求影響仍難以評估,預期今年經濟成長較難樂觀看待,歐洲和日本恐有衰退風險,美國可能微幅成長,但市場已預先陸續反應此潛在風險。
- 只要疫情受控止穩,終端需求應可回復(惟各產業仍有差異),在全球政府和企業的努力下,年內可望有新冠肺炎的治療藥,明年應會有疫苗問世,預期整體經濟至少在一年內應可回歸正軌。
- 對投資人而言,短期波動震盪持續,金融市場可能仍會見到低點,因此可依據手上持有部位及成本,評估因應方式。對於仍有空間加碼的客戶,建議可分批加碼或定期定額(甚至日日扣)趁此時參與未來上漲機會,對於手中部位較多且較擔憂大幅震盪的投資人,或可趁市場反彈適時減碼、降低心理壓力,之後再伺機進場。
- 投資標的方面,股市最看好的仍是基本面最強勢的美國資產,預期台灣股市未來十年走多,首選能創造超額報酬的台股基金,債市方面,高收益債殖利率已來到非常具有投資吸引力的水準,但投資需留意其標的品質。
- 中長期來看,各國政府及央行近日積極作為,如美國Fed三月緊急降息多碼,並啟動7000億量化寬鬆(QE)計畫,支撐市場信心,長期將有助景氣和股市向上走。
本次新冠病毒疫情,我們在生活上有了更多不同的應變措施,而過去的經驗顯示,我們總能渡過這些艱難的時刻;金融市場亦同,事件型造成的修正幅度歷史上相對最小、也最快回復。安聯投信團隊將密切觀察市場的脈動與產業、企業動向,時刻為投資人把關;面對疫情的衝擊我們審慎以對,但不過份悲觀,找尋在此環境下仍能持續穩固成長的企業以及投資區塊將是要務。
【股市資金觀測】多空消息紛雜 歐美股市震盪未歇

簡述
肺炎疫情在歐美地區持續擴散,市場恐慌情緒增加,全球股市上周持續震盪;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除美股上周仍有約46.92億美元的淨流入外,包括歐洲、亞洲與全球新興市場等股市資金皆呈淨流出狀態,股票市場持續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