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2024 台股投資風向

迎向2024年,全球格局與台灣市場展望如何?台股投資有何機會和風險?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和投資人分享最新觀點。
安聯投信2024年度投資論壇會後報導
安聯投信2022年底舉辦的年度投資論壇,當時對2023年台股下的結論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今年到11月底,台股總報酬漲幅超過27%,與其他主要股市相比果然表現出色。迎向2024年,全球格局與台灣市場展望如何?台股投資有何機會和風險?安聯投信投資長張惟閔和投資人分享最新觀點。
Q1∶對2024年整體台股展望為何?
整體來說,2024年台股將先蹲後跳,上半年投資環境雜音較多,下半年將較有表現,透過主動選股可望創造更佳優勢。主要影響因素如下:
(1)投資環境:各產業目前庫存去化狀況不一,預期2024上半年可望回到常態,下半年半導體週期回復成長,但各族群復甦可能強弱不一,同時也需要觀察需求恢復情況。
此外,2024年1月台灣大選後到5月總統就職前,因政策方向及是否啟動電價調整等不確定性,不排除可能影響市場信心。
(2)評價及獲利:整體企業獲利可望有超過兩成的成長率,但目前股價評價面已不在低檔區,短期內本益比要再向上不容易,可能在美國降息後才較有機會。
(3)投資機會:產業以AI人工智慧為主軸,車用電子長期趨勢仍是關注重點。另外,存貨調整結束等短期的循環性機會亦可留意、動態布局。
從投資人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是找到好的投資經理團隊、長期投資。主動投資依然深具價值。
Q2∶對2024年台灣經濟展望?有那些觀察重點?
就台灣經濟結構而言,出口相當關鍵。儘管過去兩年,台灣經濟成長主要由內需帶動,隨著報復性消費減少、內需貢獻降低,但出口近期已由負轉正。預計2024年將優於2023年,經濟成長可望達到2-3%左右,後續觀察:
(1)主要出口國經濟:台灣的出口結構正在改變,2020年出口至中國大陸比重達44%,目前已降至35%,對其他地區市場出口比重均提升。整體來說,中國和美國仍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
美國經濟仍相當強韌,基本預期是美國經濟將軟著陸,雖然Fed大幅升息,但目前失業率仍低、薪資也維持一定幅度成長,支撐消費與經濟。中國經濟則處於低點,後續需觀察政策是否發生效果。
(2)資金流動性變化:美國貨幣政策方面,升息循環應已結束,因通膨自高點大幅回落,預期2024年將會降息,只是時點可能落在年中之後,對市場或有助益。不過,降息有兩面性,需觀察其背後原因,若因經濟衰退而降息,可能會為股市帶來較大波動。
對台股而言,另一個關注重點是資金動能。目前台灣貨幣供給流動性增加動能較疫情時大幅下滑,但外資回流資金充沛,對股市形成支撐,後續觀察動能是否持續。
Q3 : 若美國聯準會2024年降息,對台股影響應如何觀察?
首先,觀察美台利差帶來的匯率變化,判斷資金流向,過去通常資金流入會帶動台幣升值,資金外流則相反。匯率變化對一些企業獲利也帶來影響。其次,觀察利率下滑是否帶動本益比擴張、推動股價。最後,觀察降息是否帶動需求、刺激經濟。
至於大型股或中小型股較有表現,就基本面來看,大型股確定性較高,投資配置不可或缺,但中小型股較有機會獲取超額報酬,投資團隊偏向均衡操作。惟考量中小型周期較短,需要動態靈活調整。
Q4 : 對台股2024年企業獲利預期?
以安聯台股團隊密切追蹤約250家上市櫃公司為例,預估2024年整體企業獲利成長率將由負轉正,成長率約21%,但受到基期因素影響,各季度獲利成長率將先降後升,最好的季度將落在第四季。
分產業來看,預期電子、金融跟傳產獲利都將回到正成長,分別將成長25%、11%及17%。
Q5 : 對台股2024年大盤指數可以期待嗎?
就歷史數據觀察,企業獲利與股價走勢息息相關。大盤指數創新高的重要關鍵是獲利能否創新高。當季獲利創新高後約一到兩個季度,股市大盤通常會創新高,2024年需持續觀察企業獲利修正狀況。
不過,以往只要台股企業獲利仍持續成長,指數向下不易跌破年線,年線預計約在16200到16500點之間。儘管大盤空間有限,透過個股挑選仍有機會爭取優於指數的超額報酬。

Q6 : 展望2024年,AI商機是否仍將帶動台股機會?
AI商機發展的第一階段是晶片及伺服器等硬體的軍備競賽,因為AI非常消耗算力,大型的雲端服務供應商(CSP)才有能力大規模投資,並提供算力給下游其他廠商,最後才是提供AI服務,真正開始運用AI獲利,例如微軟新上市的Copilot。
目前AI需求以大型雲端業者為主力,台股處於相當有利地位。除Nvidia晶片外,Amazon、Google、微軟等都開始自行設計符合需求的特殊應用晶片,為台灣的客製化晶片(ASIC)公司帶來未來大幅成長機會,同時支撐晶圓代工成長。
AI伺服器也帶動網通、PCB、散熱、記憶體等許多台灣次產業受惠。此外,因中美科技戰的影響,AI硬體產業較無中國公司競爭,對台股亦形成有利條件。未來進展到邊緣運算,AI PC及手機的發展也將是台灣公司的優勢和機會所在。
Q7 : 除了AI之外,其他值得關注的科技或傳產的投資機會?
全球電動車發展的長期趨勢不變,帶動包括車用電子零組件和充電裝備等極大需求,應可留意,但中國廠商在該領域較為領先,除非台灣廠商有特殊利基,否則利潤將受到影響。
傳產方面,服裝及鞋類存貨調整完畢,後續若需求回復,可望有回升機會,至於自行車相關,存貨調整預計在明年第二季之後結束,屆時可再觀察。另外,塑化產業目前在景氣循環谷底,應可運用反週期思維分批布局。
金融方面,2024年成長缺乏動能,但2023年銀行股獲利不錯,來年可望有較佳配息,若投資人主要以股息率為考量因素,或有投資價值。
Q8 : 2024年台股投資有哪些風險因子需要留意?
面對2024年,就外部環境來看,需留意美國的負債和利息支出增加帶來的影響,預期短期應無太大風險。另外,目前庫存去化近尾聲,但需求能否回復仍不明確,需持續觀察全球經濟趨勢。美國11月總統大選的不確定性也將影響市場。
在台灣方面,大選過後可能面臨通膨壓力,因為台灣近兩年通膨受油電價格凍漲壓抑,但未來政策可能調整。至於地緣政治風險,仍可能是干擾市場的潛在風險之一。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台北市104016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 | 客服專線:(02)8770-9828
【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本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文屬於行銷溝通,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本文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有價證券的投資意見或推薦,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要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有價證券之要約。本文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這些觀點和意見是發行時本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觀點和意見。本文所使用之數據來自各種被認定為可靠的來源,但無法保證其正確性或完整性,本公司對於因使用這些數據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不論形式為何,複製,發布,提取或傳輸本文內容都不被允許。本文所述之投資機會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知識、經驗或特定需求,因此無法獲保證。投資人不能以本文取代其本身之判斷,且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主動式管理之投資無法保證表現將超越大盤。貨幣涉及如信用、利率波動等風險,且可能對標的國家不同的經濟情況影響更為敏感。多元化無法確保獲利或保護不受損失。配息股票無法保證支付股息之持續性。新興市場可能遭遇波動更大、流動性較差、透明度較差、監管較少及價值可能隨貨幣匯率而波動之情況。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策略會考慮傳統財務訊息以外之因素來選擇有價證券或排除部位,因此可能導致投資績效相對偏離其他策略或整體市場指標。股票趨於波動,且不提供固定的回報率。債券價格通常會隨著利率上升而下降。期限較長的債券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某些證券市場可能變得缺乏流動性,可能會妨礙本基金於有利的時間或價格買賣這些證券,並可能延遲本基金股份之贖回。外國市場可能遭遇波動更大、流動性較差、透明度較差、監管較少及價值可能隨貨幣匯率而波動之情況。這些風險在新興市場可能更高。與大型公司投資相比,對小型公司的投資可能波動更大且流動性較差。若市場與投資組合經理人的價值評估不一致,投資組合內之有價證券表現可能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