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顛覆式創新
從停頓到進展:可再生能源重啟動能?

去年的COP28大會上,各方承諾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並將全球每年的平均能源效益提升一倍(由每年的2%提升至4%)2,為能源效益及永續能源方案取得實質、快速的發展奠定基礎。
- 對可再生能源而言,2023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補貼及供給的不確定性、高利率以及成本急劇上升等,均阻礙了必須的投資。
- 主要離岸風電專案的取消,導致風電產業暫時放緩,危及氣候目標。
- 即使遇上這些挫折,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仍較前一年度成長50%,有助於實現COP 28所訂下到2030年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增加兩倍的目標1。
- 此外,短線上過度生產及產能過剩的緩和,可能會進一步提升未來可再生能源在價格上的優勢。
在杜拜舉行的COP28大會上,有史以來首次以全球「盤點」作結,準確地清點在國家層面上如何為氣候問題出力,以實踐2015 年在巴黎舉行的第COP21大會(「巴黎氣候協定」)上設定的氣候目標。前所未有地呼籲「以公正、有序及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3。
雖然作出了這些重大讓步,可再生能源在2023年仍充滿挑戰,其特點是資金成本高昂且不斷上升,並阻礙了投資。補貼及供給的不確定性,以及美國主要離岸風電專案宣告取消,進一步加劇市場對可再生能源的負面情緒;與此同時,2023年全球煤炭需求成長1.4%,來到超過85億噸的歷史新高。4
撇開市場上的雜音,我們不僅看到一絲希望,也看到有所突破的進展,顯示目前的發展正在逆轉,為擴展更具永續性的能源生產及儲存方案鋪路。

可再生能源的里程碑
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最新分析5,全球電力結構將會出現一次根本性的轉變,到2028 年,可再生能源將會佔全球發電量超過42%。這樣的趨勢將伴隨可再生能源的成長超越整體電力需求成長,而近期的數據顯示全球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所新增的產能將創下歷史新高,增加107百萬瓩(GW)至440百萬瓩(若發展更快,將會超過500百萬瓩),不但證實了此一分析,也是有史以來最高的成長紀錄,並相當於德國及西班牙裝置容量的總和。6

推動審批流程
歐盟委員會的可再生能源指令有所新增修訂,推動歐洲的可再生能源產能大幅增加。這項「快速審批程序」於 2022 年 12 月 30 日起生效,為期 18 個月,目標是希望更明顯的加快可再生能源及電網的佈署與進展7。
可再生能源價格下跌,將是推動大規模投資的催化劑,也有助於提升綠色能源的競爭力
化石燃料發電高昂的價格令可再生能源更具有財務上的吸引力,並與政策支持相輔相成。與此同時,主要永續能源技術的生產價格不斷降低,使永續能源的成本顯著下降。

如此成本下降再加上可再生能源的滲透率上升,將有助於促進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大規模投資;從長遠來看,更能增加其競爭力。

此外,能廣泛應用的低價永續能源,不但可滿足低收入及中等收入國家的電力需求(未來大部分電力新的需求將會來自這些地區,而區內的資金稀缺,且獲取資金的機會亦有限),當能源價格下跌時,可支配收入增加,亦會有助於促進經濟成長。
隨著傳統能源價格上漲,加上二氧化碳排放成本激增,相關利多預期將會變得更為明顯。
「2019年至2040年期間,88%的電力需求成長預計將會來自新興市場。如果他們不走進可再生能源領域,全球能源轉型亦不知將從何開始」8
更多的裝機將可顯著節省成本
自2021年以來,估計歐洲新增安裝的光伏及風力發電產能已節省1,000億歐元。
印度:區域亮點
總部設於美國的非政府單位「全球能源監測」組織,提供全球可再生能源專案的公開資訊。根據該組織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如果印度在2025年之前致力增加76百萬瓩公用事業規模的太陽能及風電專案,當地每年將可節省高達195億美元,並減少約7,800萬噸煤炭的使用9。
「[…]若不是光伏及風力發電產能在2021年至2023年間的成長,2021年的平均批發電價有可能會上升約3%,在2022年及2023年則分別上升8%及15%,進而墊高電力供給成本,整個歐盟大約會損失1,000億歐元。10」
即使近期遭受挫折,離岸風電仍保成長動力
自2023年11月開始,一家總部設於丹麥的全球性離岸風電龍頭決定停止新澤西州的兩個主要專案。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同等規模的專案相似,該公司將這個決定歸咎於包括供應鏈的挑戰,以及通膨壓力日益升溫等「不利發展因素」11。因此,該公司呼籲應該建立完全一致的政策及監管框架,以增加資金投入。
雖然離岸風電產業經歷了困難的一年,但有跡象顯示產業出現明顯的短期及長期復甦,而這對能源轉型非常重要。
根據最新的統計,全球新增的離岸風電裝置安裝量在未來幾年將會實現雙位數成長,並在下一個十年開始時有望突破50百萬瓩大關。

風電裝置的全球性支援
產業正受惠於推動離岸風電裝置的區域性努力及相關採購;舉例來說,紐約州最近宣布投資3個離岸風電及22個陸上可再生能源專案,這是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州級可再生能源投資。這些專案一旦完成,將可提供6.4百萬瓩的潔淨能源,足以為紐約州260萬戶家庭供電,相當於當地電力需求約12%12。
T歐盟執委會的風電行動計畫,可能是另一個具決定性的趨動因子。尤其對歐洲風電產業來說,已為歐盟的國內生產毛額(GDP)貢獻360至420億歐元的成長,至今已為(高等)技術人員創造30萬個就業機會13。為保持這樣的動能,歐洲風電行動計畫預計將採取專門的措施,以應對產業所面臨的挑戰,而該產業在2022年也為歐盟提供了16%的電力14。
進一步來看,歐盟執委會提出的風電行動計畫,包含六大支柱以實踐以下目標:
• 透過提高可預測性及加快審批來加快部署
• 改善拍賣設計
• 促進更易於獲得融資
• 創造公平及具競爭性的國際環境
在此一背景下,歐洲投資銀行在2023年12月批准規模達50億歐元的相對保證案,以便風電設備製造商能獲取融資15。

COP28大會所作承諾,將如何縮小潔淨能源的資金缺口
去年在杜拜舉行的COP28大會上,有史以來首次以全球「盤點」作結,準確地清點在國家層面上如何為氣候問題出力,以實踐2015 年在巴黎舉行的COP21(「巴黎氣候協定」)上設定的氣候目標。此提案前所未有地呼籲「以公正、有序及公平的方式,在能源系統中擺脫化石燃料」,在2030年前將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兩倍,並將全球每年的平均能源效率提升一倍16。
為實踐能源系統轉型並擴大可再生能源的應用,將更多公共及私人資金轉向永續能源生產、儲存及分配方案至關重要。

根據標普研究部門的分析顯示,雖然潔淨能源投資的進展令人振奮,但是關鍵技術仍是數兆美元的龐大資金缺口需要在未來幾十年內獲得補足,以滿足攝氏1.5度的氣候情境17。

為能源轉型的推動者與受惠者「注入能量」
雖然可再生能源產業去年面對種種困難,但我們認為產業在能源轉型中可發揮良好的經濟優勢。因此,我們對可再生能源仍保持正面態度。全球的政策支持依然完備,而公司需要在短期內減少過度生產及產能過剩。這將進一步加強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優勢,因為降低過剩的產能,往往伴隨著價格下跌出現。
為協助可再生能源取得更大進展,將資金引導至更乾淨的能源生產、儲存及消費等解決方案,將有助於塑造更具永續性的交通、能源消費及發電方式。
舉例來說,投資於打算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基礎建設(例如電網及管線的連接)或儲能設施,將對可再生能源的擴展及提升可用性所需要的設施帶來支持。
同樣地,投資於設計創新渦輪機的公司,可以提升風力發電效率。除此之外,投資於為全球電動車提供鋰電新產能,或生產高電能效率牽引引擎系統的企業,將有助為更具永續性的交通解決方案及交通電氣化發展鋪路。
1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擴張使COP28設定的目標變得可行。 數據截至2024年1月。
2 COP28.com: 全球可再生能源與能源效率承諾。數據截至2023年12月。
3 聯合國氣候變化:COP28 協議標誌著開始終結「化石燃料時代」。數據截至2023年12月。
4 國際能源署:煤炭2023年分析及2026年預測。 數據截至2023年12月。
5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的大規模擴張使COP28設定的目標變得可行。數據截至2024年1月。
6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市場 - 2023年及2024 年最新展望。數據截至2023年6月。
7 歐盟委員會:可再生能源的支持框架。數據截至2023年10月。
8 能源環境和水資源委員會:追逐陽光-新興市場電力的跳躍式發展。 數據截至2021年7月。
9 全球能源監測:透過從煤炭轉向潔淨能源,印度每年可節省 195 億美元。 數據截至2023年1月。
10 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市場 - 2023年及2024 年最新展望。數據截至2023年6月。
11 Orsted.com: Ørsted停止開發其美國離岸風電計畫 Ocean Wind 1 和 2。 數據截至2023年11月。
12 紐約州:州長 Hochul 宣布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國家投資正在紐約進行。數據截至2023年11月。
13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 Šefčovič 以及委員 Simson 和 Hoekstra 關於歐盟風電計劃和 2023 年能源聯盟狀況的演講。 數據截至2023年10月。
14 Ibid。
15 歐洲投資銀行:EIB 承諾投入 50 億歐元支持歐洲風電製造商,並批准為新項目提供超過 200 億歐元的融資。數據截至 2023 年 12 月。
16 聯合國氣候變化:COP28 協議標誌著開始終結「化石燃料時代」。數據截至2023年12月。
17 標普全球:2023 年可再生能源融資:釋放「資本轉型」。 數據截至202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