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市場月報】 - 2025年01月:變是唯一的不變
在戰爭與政治動盪的背景下,許多人回顧2024年可能會抱著複雜的心情。然而,對投資人來說,這卻是一個豐收年。
$name
在戰爭與政治動盪的背景下,許多人回顧2024年可能會抱著複雜的心情。然而,對投資人來說,這卻是一個豐收年。在股市方面,美股標普500指數以美元計價上漲約25%;而歐洲斯托克600指數也上漲了接近10%,考慮到各種情況,這仍然是相當不錯的表現。在債券市場上,投資人同樣再次受惠於承擔風險溢價(即所謂的信用利差),美國和歐元區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均創造了約8%的報酬。相比之下,核心政府公債甚至未能追上通膨。此外,大宗商品市場出現了極為分化的走勢,可可價格飆升、黃金走高,而石油則最終呈現橫盤整理的態勢。總括來說,2024年再次印證了一件事:將投資組合分散到多重資產類別是一種有效的策略,而且幾乎一直如此。
此外,過去一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全球股市和匯率市場上的主導地位。「美國優先」不僅是美國新政府的口號,也是全球投資人的共識。去年湧入股市的龐大資金流入中,有接近75%投入美國股票市場。
在美國股市中,倍受矚目的「七巨頭」,即眾所周知的幾間科技公司,再次成為推動指數表現的主要力量,並吸引了大部分投資人的關注。這些公司因為獲利成長表現優於大盤,領先地位得以鞏固。然而,這些公司的評價面也明顯上升。
因此,作為所有風險資產類別的全球驅動力,美國股市面臨著極高的期望值,而這些期望值最近又有所提高。經濟方面的基本預測依然是:穩健成長接近正常產能利用水準,並伴隨通膨率下降(儘管短期內仍可能高於2%的目標)。至於標普500指數,市場預期將有15%的漲幅,這並不是一個低調的目標。為了實現此一預期,在假設公司實現約6%銷售增長的情況下,利潤率需維持在歷史高位。在政治方面,預期則顯得更加謹慎,雖然某些政策(如減稅和放鬆監管)將提供支撐,但關於提高貿易關稅和移民政策的激烈辯論將不可避免。總結2025年的美國市場:高人氣、高期望,但也伴隨著更高的失望可能性。
與美國的高期望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前景普遍低迷,尤其是歐元區,市場對2025年的預期特別低:市場共識預測經濟成長僅1%,而歐洲斯托克50指數中公司的利潤預計成長約7.5%。換句話說,歐洲企業只需達到美國一半的獲利年增率即可滿足市場預期,因為法國與德國的政治不確定性已被納入考量。
中國的情況與歐洲並無太大差別。熟悉的挑戰依然存在,例如疲弱的消費支出和掙扎中的房地產市場,短期內似乎難以解決。同時,市場對中國的預期與評價面幾乎與歐洲一樣低迷。毫無疑問的是,新一屆美國政府對中國的貿易制裁越嚴厲,中國政府的經濟刺激措施可能就會越強勁。
過去幾年投資人學到的教訓顯示,強勁的市場共識通常會在一年內根據不斷變化的現實進行調整,無論是新冠疫情、超乎預期的通膨,或是不斷升息。因此,2025年很可能會再次成為一個「變是唯一不變」的年份。
祝您健康快樂,迎接美好的2025年!
邁入2025年的股票、債券等的戰術性配置:
- 全球股市的走勢可能受到經濟與通膨之間相互作用的牽引。在這方面,投資人應特別關注美國的數據,如果經濟持續穩健增長且通膨率保持溫和,投資人的反應可能會更為正面。截至年初,美國最新的成長指標依然傳遞出正面信號。然而,對通膨的疑問仍然存在,因為近期美國數據顯示通膨率更接近3%,而非2%的目標。這可能意味著聯準會可能需要遲後進一步降息,甚至完全放棄降息計劃。
- 各地股票評價面之間的差距正在擴大且顯著。美國的一些評價面倍數正接近歷史高點,而歐洲與中國的估值已接近或甚至低於歷史平均水準,這使得長期的風險/回報比更傾向於非美股市。同樣的趨勢也在股市內部變得更加明顯:此前被忽視的價值型與小型股處於非常具吸引力的評價水準,而成長型股票,尤其是科技股,高期望值已經充分反映在價格上。
- 美國通膨率未能顯著下降已在債券市場引發連鎖反應,導致美國和歐洲的殖利率大幅上升,這反過來提升了債券作為投資組合對抗意外下滑風險的吸引力。然而,更高且更不穩定的通膨走勢將增加維持購買力的難度,例如,10年期德國公債在這方面的表現依然充滿未知數。
- 在股市繁榮的背景下,公司債的信用利差仍徘徊在歷史低點,這顯示投資人對企業信用品質惡化並不過度擔憂,且經濟中的貸款供應未出現中斷。然而,投資人在政府債券殖利率之外,因承擔信用風險而能獲得的額外溢價相對有限。
- 至於外匯市場,最近呈現出「美國優先」的局面,美元兌幾乎所有其他貨幣均升值。這反映了投資人預期美國的利率降幅將低於其他地區,且受到第二屆川普政府採取更激進貿易政策的預期影響。隨著今年的發展,美元走強的趨勢可能逐漸減弱,因為從購買力平價的角度來看,美元似乎被高估了。
投資主題:顛覆時代的投資收益
- 人口結構:全球人口雖然持續增加,但成長率正逐步放緩,而平均壽命則是穩步上升。全球總人口步向高齡化,潛在勞動年齡人口不斷縮減,這個現象在工業化經濟體尤為明顯。
- 數位化:「智慧機器」 正在引發就業結構的根本性變化。
- 關於人類仍將從事哪些工作及做多少工作的問題,不可避免地延伸到薪酬的討論。在這方面,勞工經濟學家理查德·弗里曼提出了人與機械勞動關係的典範轉移。他帶著一絲諷刺詢問道:「你是為機器人工作,還是機器人為你工作?」
- 因此,機器人和人口結構等因素顯示,是時候開始討論如何利用投資收益來增加所得收入了。
- 在智慧機器時代及面臨人口結構壓力的國家養老金制度下,我們需要更多投資收益。然而,這並不僅止於此。事實上,投資收益還可以用於許多令人欣喜的用途:更多的旅遊資金、日常消費支出,或者作為「祖父母津貼」,支持孫輩完成學徒訓練或大學學業……
- 投資收益主要來自於:銀行存款的利息、債券支付的票息,或股票支付的股息。
- 總結來說,現在正是關注投資總回報及預期未來現金流的時候。為什麼我們的資金(或者說「機器人」)不能為我們工作呢?
安聯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 地址:台北市104016中山北路2段42號8樓 | 客服專線:(02)8770-9828
【安聯投信 獨立經營管理】110金管投信新字第013號投資涉及風險
投資涉及風險。投資的價值和收益可能會上升也可能下降,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全部投資本金。過往表現不代表未來表現。本文屬於行銷溝通,僅基於提供資訊為目的。本文不構成購買、出售或持有任何有價證券的投資意見或推薦,也不應被視為出售要約或招攬購買任何有價證券之要約。本文中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如有變更,恕不另行通知,這些觀點和意見是發行時本公司或其關係企業之觀點和意見。本文所使用之數據來自各種被認定為可靠的來源,但無法保證其正確性或完整性,本公司對於因使用這些數據而引起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不論形式為何,複製,發布,提取或傳輸本文內容都不被允許。本文所述之投資機會未考慮任何特定人士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知識、經驗或特定需求,因此無法獲保證。投資人不能以本文取代其本身之判斷,且應完全為其投資及交易決定負責。主動式管理之投資無法保證表現將超越大盤。投資於另類資產可能會有重大的損失機會,包括損失超過初始投資金額。部分另類資產投資曾經歷極大波動,故並非適合所有投資者。相較於投資等級有價證券,非投資等級之可轉換債或固定收益有價證券承擔更大的本金風險。債券市場投資存在風險,包含市場風險、利率風險、發行人風險、信用風險、通貨膨脹風險及流動性風險。大多數債券及債券策略的價值會受到利率變動之影響。債券價格通常會隨著利率上升而下降,期限較長的債券受到的影響可能更大。信用風險反映發行人及時償還利息或本金的能力-評級越低,違約風險越高。商品投資可能受到整體市場變動、利率變動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氣候、疾病、禁運及國際經濟及政治發展。貨幣涉及如信用、利率波動等風險,且可能對標的國家不同的經濟情況影響更為敏感。多元化無法確保獲利或保護不受損失。配息股票無法保證支付股息之持續性。美元成本平均法無法保證您的投資能夠獲利,亦不能在股票或債券價格下跌時保護您不受損失。您應考量自身是否願意在長期的市場低迷期間持續投資,因美元成本平均法須在無論價格水平如何波動的情況下持續投資。新興市場可能遭遇波動更大、流動性較差、透明度較差、監管較少及價值可能隨貨幣匯率而波動之情況。環境、社會與治理(ESG)策略會考慮傳統財務訊息以外之因素來選擇有價證券或排除部位,因此可能導致投資績效相對偏離其他策略或整體市場指標。股票趨於波動,且不提供固定的回報率。非投資等級或垃圾債券有較低的信用評等及涉及較高的本金風險。債券價格通常會隨著利率上升而下降。期限較長的債券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更大。某些證券市場可能變得缺乏流動性,可能會妨礙本基金於有利的時間或價格買賣這些證券,並可能延遲本基金股份之贖回。外國市場可能遭遇波動更大、流動性較差、透明度較差、監管較少及價值可能隨貨幣匯率而波動之情況。這些風險在新興市場可能更高。私募股權投資流動性極低,僅適合追求長期投資策略之專業投資者。與大型公司投資相比,對小型公司的投資可能波動更大且流動性較差。不同於美國國債,投資之有價證券無法保證及時支付利息及本金,且面臨更高風險。若市場與投資組合經理人的價值評估不一致,投資組合內之有價證券表現可能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