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愈加暖化的世界

適應氣候變遷對於保護人民、生態系與經濟至關重要,尤其是對於新興市場的弱勢社群更需要支援。透過混合融資(blended finance)及其他工具有助於帶動更多資金投入及提升整體韌性。
雖然近年來對氣候融資的投資有所增加,但緩解氣候變遷以及將全球氣溫上升的控制在比工業化前高1.5°C的努力仍不足。
目前全球開始將焦點轉向「氣候調適」,也就是我們如何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影響。
這項挑戰對新興市場而言尤其嚴峻,因為他們更容易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包括風災、乾旱與水災等。今年11月在巴西舉行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預期將以「適應調適」作為重點議題之一,致力於在「氣候減緩」與「氣候調適」之間取得平衡。巴西本身就是一個重要的新興經濟體。
什麼是氣候調適與氣候減緩?
氣候調適
適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範例包括:
- 沿海防洪設施
- 水源區和森林恢復
- 早期預警系統和備災應變準備
- 能抗旱的農業方式和水資源管理
- 城市綠色基礎建設
- 國家的調適規劃和能力建構計畫
氣候減緩
減少導致氣候變遷的原因
範例包括:
- 發展再生能源
- 推動永續林業和造林
- 提升建築、工業和交通的能源效率
- 發展低碳運輸
- 減少甲烷排放的技術
- 碳捕獲與儲存
來源:EA 工程科學與技術,2025 年
整體來看,新興市場在氣候融資方面的前景令人擔憂。儘管他們對資金的需求非常迫切,但這些地區目前僅獲得全球氣候融資的 16.7%。如果僅聚焦在氣候調適這部分,現有的資金僅能滿足每年所需的三分之一。1到 2030 年,這部分每年需要提升至2,120億美元。2
擴大私人資本規模
目前投入氣候調適的資金中,來自銀行、機構投資人與投資基金等民間部門的資金,占比不到2%。他們的資金大多投入於氣候減緩計劃,因為這類計劃通常在標準化和財務效益評估方面更為成熟。造成這種不平衡的另一個原因是氣候調適倡議的範圍通常更廣(如上表所示)。其效益偏向長期,且缺乏穩定的現金流。此外,新興市場普遍風險溢酬較高,也讓衡量與擴大投資規模更具挑戰性。
儘管存在挑戰,但我們仍看到私募市場在這領域投資的潛力。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的研究,每投資 1 美元用於氣候調適上,即可產生超過 10.5 美元的收益,3其中包括:
- 避免因氣候風險帶來的財務風險及損失
- 開啟私營部門融資的新機會例如:智慧氣候農業、兼具功能的氣候韌性基礎設施(如防洪牆兼具橋梁功能)、節水灌溉系統,這些領域都顯示出商業可行性的潛力。4
- 帶來社會與環境正面影響,例如:提升公共健康、確保糧食與水資源安全、創造就業機會,並強化在地社區的能力。
投資人在縮小氣候調適融資的資金缺口可以發揮關鍵作用。透過利用混合融資(將開發性資金與私人資金相結合)以及與在地夥伴策略性合作投資人可降低投資風險,並在新興市場具規模化潛力的投資機會。氣候調適不僅僅是防守策略,它更是為最需要的地區開創長期價值、帶來正向影響與建立韌性的路徑。
1 & 2 氣候政策倡議:全球適應流動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需求,2024 年(2024-2030 年需求:2120 億美元,2022 年流量:760 億美元)
3 世界資源研究所,加強氣候調適的投資案例:三重股息方法,2025 年 5 月
4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開發中國家氣候適應融資擴大策略,2023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