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大師論壇:收益成長策略從容應對矛盾市場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
今年以來,市場上存在了好幾個大矛盾。一是全球景氣持續溫和復甦,但因各個市場的成長力道不一,貨幣政策也因而出現分歧,鬆緊方向、力道都不盡相同;一是今年初市場信心幾度受油價破底打擊,但隨後又相繼因全球風險情緒好轉、補庫存效應與凍產議題,油價續漲。
在各類資產表現上,也因為負利率政策造就了大規模的負利率俱樂部,在全球資金氾濫、收益慌漫延的氛圍下,避險性和收益型資產持續受到市場資金的青睞;同樣的,風險性資產的表現卻也不遑多讓,受油價反彈激勵或全球風險情緒好轉而走升。
過去一個月,儘管杜哈的凍產會議因伊朗並未參加,導致談判難以推進,最終無達成任何協議,當時油價一度重挫,然在科威特罷工事件,加上美國升息預期延後使美元走弱等因素影響下,油價再度走揚至每桶40美元以上價位。
由於原油價格趨穩,加上美國聯準會升息態度仍偏向鴿派,近一個月VIX恐慌指數明顯回落;目前市場對於美國6月升息預期偏低,不過,一旦6月會議前出現較大的預期轉變,市場難免出現波動。
除此之外,針對英國是否脫離歐元區的公投也將在6月舉行,由於目前民調持續拉鋸,此一議題亦為市場增添更多短期的不確定性。
有鑑於此,儘管油價反彈,有利支撐風險性資產表現,但在「居安思危?還是趁勝追擊?」的矛盾心情持續互為干擾,可以預見的,今年接下來的市場表現勢必多空雜陳,時而投資情緒高漲、正面看待後市,但時而又被市場雜音所牽動,波動加劇。
換言之,在今年波動加劇的市況下,防禦與進攻對投資人來說同樣重要,唯有同時掌握強盾與利矛,才能進退得宜。投資人在追逐市場潛在成長機會的同時,則仍需亦步亦趨,抱持戒心,勿忘抓緊了各方潛在的收益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今年全球債市受央行貨幣政策影響大,已開發國家包括中國、美國以及歐洲和日本央行貨幣政策分歧,如美國採緩升政策,歐日實施負利率;新興市場中,部分亞洲國家仍有降息空間。
面對低收益和高波動的市場新局,策略上,投資人不妨把握「收益、成長」兩大主軸:一方面可透過多元信用債券來掌握優質利差,打實收益基底、降低波動風險;另一方面瞄準歐日政策及相關受惠的轉機題材,克服緩成長和低收益的大環境。 藉由攻守兼備的收益成長投資策略,一方面把握潛在收益機會打好基底,一方面瞄準包括股息和資本利得等潛在成長機會,等待收成。如此,才能從容應對矛盾市場,打造較為健全的收益蓄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