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大師論壇:緩經濟的顧收成之道

(安聯投信產品首席陳柏基)  

時序上,即將步入下半年。在當前緩經濟的大環境下,低利率和低收益可能還要維持一段很長的時間。  

不僅如此,英國脫歐與否的民調角力、美國聯準會何時升息、新興國家如中國的經濟結構轉型,究竟會對全球成長引擎帶來多少潛在影響?這些雜音以及不確定性,都是造成市場投資情緒反覆起伏的關鍵原因。  

又,如今金融市場相對高的評價,在面臨當前市場的諸多變數,時而投資人熱衷追逐風險,選擇大舉進入股市、特定產業或高風險性資產;時而又風險趨避,資金又一窩風地逃離股市、大宗商品等風險性資產。  

那麼,投資人到底該如何擬定顧收成的投資策略?第一步、強勢美元不可或缺,畢竟緊抱了優質股債收益,才有機會力抗相對較低收益和較高波動的市場環境。  

第二步、由於投資人可以看到的是一個長期的趨勢,那就是:美國在金融海嘯後帶領全球經濟緩步成長,股債多元資產向上,換言之,核心資產也要將多元資產納入。  

第三步、與其被市場情緒牽著走,不如藉投資機制或適合工具來克服這個投資難題。  

不妨先回頭看看自2013年起三年來的風風雨雨,打從美國聯準會宣布將縮減量化寬鬆後,全球市場就開始步入起伏的常態期,包括大量資金自債市流出、流進;新興市場和原物料市場重挫後又快速反彈;市場對於歐元區通縮和衰退的疑慮三時五時跑出來干擾市場,還有中國市場的上下起伏。  

但即便如此,由於這波全球經濟復甦仍係由強勢美國所引領,但不同於以往,緩成長力道的外溢效果並不明顯,其他市場受惠效益有限,今年的投資主軸一定還是要緊扣美國。另一方面,如果投資人只著眼一時的上上下下,不但容易錯失去年8月和今年2月的機會,更容易錯失過去三年市場動盪下的長線趨勢,而白忙多場。  

或許投資人會擔心:難道這個長線趨勢就不可能扭轉?但若從近年全球金融和未來經濟走勢,在此可以大膽地預測,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全球市場還是可能保有下列十二個字的特徵:緩成長、老政策、高波動、低成長。  

理由如下:成長雖然相對緩和,但終究還是維持成長的軌道上。因為全球主要大國決策者或央行政策方向,全部都站在同一線上,想盡辦法支撐經濟成長,即便貨幣政策幾乎已經法寶出盡,但部分主要國家還有財政手段和結構改革可用,日本和中國均存在這樣的空間,美國在總統大選後或有機會改弦易幟,因此整個大趨勢還是向上,即便短期可能會有一些周折。  

故在顧收成的策略上,如果掌握以美元,多元資產和股債收益三合一的投資核心為大原則,只須隨市場反向動態加碼避險資產,減碼風險資產,應有機會渡過風險,正如過去三年甚至金融海嘯後所經歷的一樣,掌握到實際的長線趨勢。

趨勢大師論壇:風向頻轉,收成策略主動迎戰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