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資金觀測】政治因素干擾,全球股市波動大
近期歐洲政治事件多,包含奧地利總統選舉、甫結束的義大利憲法公投,還有接下來的歐洲央行會議等。眾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使得上週歐洲股市成為唯一遭到資金流出的成熟市場。觀察上週資金流向,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截至11月30日資料顯示,美國第三週榮登吸金王,上週吸金幅度為43.52億美元;而日股受惠於匯率貶值,上週吸金1.12億美元;另外看到亞洲不含日本,在基本面表現穩健下,上周獲得資金淨流入2.19億美元。
針對義大利公投結果,,安聯目標多元入息基金(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台灣時間今日(12/5)早上,在公投結果尚未確認前,義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便已宣布辭職。她表示,由於從先前的民意調查即可發現,公投會過關的機率本就不高,因此本次公投結果對於市場的衝擊並不大。
莊凱倫指出,接下來的觀察重點應該在於倫齊是會選擇解散國會重新選舉,然後再推動一次憲改,或是放棄推動憲改直到下次大選(2018年1月),由新政府決定要推動甚麼政策;最後一個可能則是倫齊再度被邀請組閣。但莊凱倫認為,從其主觀個人意願與客觀政敵環伺的情況下來看,並不容易發生。總的來說,她認為,義大利眼下要面對的問題是金融壞帳,但無論是誰或是哪個政黨上台,這個棘手的問題都不好解決,建議投資人靜觀其變。
展望整個歐洲,莊凱倫表示,歐元區10月失業率降至7年低點9.8%,優於市場預期的10%,顯示經濟持續緩步回溫。而歐洲央行將於12/8舉行利率決策會議,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日前表示,貨幣寬鬆政策將支持經濟繼續成長,且無礙結構性改革。因此在長線上,她仍對歐股有信心,建議在選股上應挑選優質,具有高度成長潛力的大型公司為主。
在美股部分,莊凱倫表示,上週美股走勢分歧,主因與年底假期將屆,交投清淡,波動恐放大有關。不過從經濟數據來看,根據聯準會褐皮書報告顯示,美國經濟在10月初至11月中旬期間繼續擴張,並且幾乎無通膨現象,零售銷售、房地產市場和商業服務企業活動均呈現升溫。此外,美國第三季度GDP折合年率由2.9%上修至3.2%,為兩年來最快增速;11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107.1,為2007年7月以來最高水準。美國11月ISM製造業指數也創五個月來最高,其中新訂單指數由52.1升至53,生產指數由54.6升至56,顯示強勁的需求緩解了美國生產商的壓力。
在投資建議上,莊凱倫表示,由於年底假期將至,在交易清淡的狀況下,美股波動恐怕較大,因此建議可透過結合股債的平衡或多元資產商品介入美國市場,除了降低波動度,也能以收益取代部分資本利得。
在新興市場部分,上週MSCI新興市場單周上揚0.77%,新興亞洲和新興歐洲分別上漲1.59%和0.27%。莊凱倫表示,上週中國公布11月官方製造業PMI為 51.7,優於市場預期,且為近兩年高點。雖然和財新不同調,但顯示大型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恢復好於中小民營企業。展望新興市場後市,巴西央行日前進行第二個月降息,印尼核心通膨表現優於預期,在新興市場基本面穩健的情況下,建議投資人不妨在投組中加入新興市場高股息股票,透過多元配置掌握市場波動中的投資機會。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 |
![]() |
資料來源:EPFR,截至2016/11/30。單位: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