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儲水缺口

水資源是維生的關鍵,然而缺水的威脅卻日益緊迫。全球旱象惡化、水利基礎設施老化,加上水資源供需失衡,皆對所有生物、工業活動和維持人類生存的農業領域帶來沉重壓力。

重點摘要

  • 在保護水資源免受水源匱乏的影響方面,儲水至關重要
  • 近50年來,全球的天然水儲量減少了約2.7兆立方公尺1
  • 對整個儲水價值鏈進行投資,有助於應對水資源匱乏及相關的水力發電挑戰

$name

為降低水資源壓力的影響,必須擁有永續的供應與儲存解決方案,才能確保在缺水期間有水可用。

Exhibit 1: Asian sovereign ratings on the rise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為未來存下了什麼—水資源儲存新典範,2023年2月。

儲水是保障用水安全的基石

$name

在應對水荒相關挑戰時,儲水很少被視為永續水資源管理中的關鍵技術;然而,天然生成、半天然和人工興建的儲水系統,對於減緩長期乾旱及難以預測的降水量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望產生重大貢獻:

  • 在乾旱時期,滿足人類和產業不斷改變發展的各類需求
  • 支援水力發電─以容量和發電量而言,水力發電是最大的再生能源
  • 降低洪水帶來的環境和社會風險
  • 確保水道傳輸一年四季皆暢通

考量到儲水對社區、企業和各區域具有正面效益,當務之急無疑是保存和強化現有的天然蓄水池(地下含水層、湖泊、濕地),並對人工興建儲水系統的現代化改造和發展進行投資。

Exhibit 1: Asian sovereign ratings on the rise

科羅拉多河流域:瀕危的巨大蓄水池

在美國,有七個州高度仰賴已遭過度使用的科羅拉多河,而近期達成的一項協議,便是為了減少消耗並拯救這條帶來下列貢獻的河川:

  • 供應四千多萬居民飲用水
  • 為美國部分最重要的農田提供灌溉用水2
  • 為周圍八個州提供水力發電
  • 每年為作物或牲畜創造約600億美元的價值,所需水量約可填滿六百萬個奧運規模的游泳池3

根據此協議,拜登政府推出的「降低通膨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將投入12億美元為科羅拉多河流域的水區、城市和原住民社區提供補貼,以在2026年之前省下三百萬英畝英尺的用水,相當於約可填滿六百萬個奧運規模游泳池的水量。4

整體而言,「降低通膨法案」投入水資源的金額超過100億美元,其中包含抗旱救災、防洪以及提升美國境內水利基礎設施的氣候韌性等部分。雖投入100億美元用於水資源管理的確很好,特別是先前美國政府已於2021年透過「跨黨基礎建設法(Bipartisan Infrastructure Law, 2021)」和「飲用水及廢水基礎設施法案(Drinking Water and Wastewater Infrastructure Act, 2021)」撥付了超過900億美元在提升用水安全;但此事更重要的意義在於,再次證明了「水」終於獲得它應有的關注。

近期達成的協議恰逢其時。科羅拉多河流域已歷經長達二十年的乾旱期5,平均雪水逕流量的劇減,更加速了河川自身以及流域內兩大水庫鮑威爾湖(Lake Powell)和米德湖(Lake Mead)的水位下降。

儲水問題對水力發電的影響

這令人警惕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科羅拉多河流系統的功能並不只是供水給周圍社區,也對該區域的經濟發展相當重要,包括每年對美國經濟貢獻1.4兆美元,並為鄰近的數州提供1,600萬個工作機會8。此外,科羅拉多河流域的日益乾涸,極可能導致電費和水費高漲,且漲幅恐與水位下降的幅度相等。一旦水庫的水力發電能力下降,電力需求卻持續上升,那麼該區域勢必得轉而審視興建替代性再生電力的可能,如太陽能和風能。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米德湖的胡佛水壩和鮑威爾湖的格蘭峽谷大壩,擔負起供應該流域七個州大約四百萬居民水力發電的重任。9

川流減少和水庫水位下降的影響不只在科羅拉多河流域發生,從國家層級的角度來看同樣值得關注,因水力發電占美國再生電力的比重達28.7%,是美國整體發電量的比重約為6.2%。10

在此情況下,如何將更多的金流導入現有水力發電設施的整修,以及未來新水力發電設施的興建,顯然格外緊迫。

投資應擴及整個儲水價值鏈

全方位應對儲水問題,代表應聚焦於長期的可行措施,如修理水槽漏水、清除水庫中淤積的泥沙、管理水庫蓄水對民眾和企業的輸送,以及解決儲水生命週期的問題;儘管想要確保供水無虞,這些措施肯定缺一不可。

從更廣泛且具系統性的角度檢視永續水資源管理,勢必得發掘及辨識出整個價值鏈上的創新和賦能者,涵蓋範圍包含有助於了解、監測和保存地下含水層、濕地及其他存有多量淡水的天然蓄水池各種技術,以及為應對特定氣候、地方或區域需求而設計興建人工儲水設備的企業。極盡所能縮小環境衝擊並擴大水庫效率和彈性,確實非常重要。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需要能夠結合天然生成、半天然和人工興建的儲水設備,並就其不同特質順暢地進行彈性運用的整合性解決方案,以實現永續管理及恢復現有和新建儲水設備的全方位策略。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