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顛覆式創新
顛覆式創新:改變的機遇

全新的技術及其他創新思維,正使現在成為顛覆式創新的世代,不僅為企業及政府帶來挑戰,同時也為投資人提供機會。然而,不只是科技領域,隨著人工智慧及其他先進技術應用於不同產業,所帶來的連鎖反應將極其廣泛。事實上,那些能夠敏捷地識別出改變帶來的機會,並能有效把握這些進步的企業與投資人,將會成為當中的贏家。我們將聚焦眼前的顛覆式創新,且進展幅度可能會越來越快的三大領域─在這些領域,改變可望創造成功機會。
內容摘要
- 顛覆式創新,為企業及投資人創造機會
- 科技、資源及地球村瓦解等三大領域,持續展現顛覆式改變的原因與影響
- 對企業及投資人而言,要駕馭不斷變化的形勢,需要敏捷的反應,以及尋求成長的新思維
科技:擁抱改變 脫穎而出
目前人工智慧看似將成為這個時代中一種轉型技術的關鍵。不出所料,即使外界目前將注意力集中於軟體供應商,及其他能夠促進人工智慧的企業身上;但這個新領域的影響,將會蔓延至整個科技產業,甚至是其他領域。例如,人工智慧正推動半導體產業的發展,這個趨勢將會隨硬體需求不斷成長而持續下去。然而,除了科技產業,不論是體現於營運的實踐、消費者體驗的轉變,或是投資人的投資標的變化,外界更能切身體會到人工智慧的顛覆式潛力。
客戶服務、健康護理、教育及金融,皆有可能出現顛覆式的改變,人工智慧已在其中一些領域發揮影響力。以健康護理產業為例,乳腺癌的診斷便受惠於這項技術而快速發展。1然而,對於即將受到人工智慧顛覆式影響的所有企業來說,決定性的關鍵在於他們將如何、需要多少時間,才能應用全新且不斷變化的技術,並適應新的工作模式。事實上,科技的快速進步,使既有的軟體擁有權及授權模式變得過時,企業需要找出應用這些技術,以及與技術供應商合作的新方法。最能適應這些改變的企業,將會成為未來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大贏家。
重要的是,成功地將人工智慧融入到業務的公司,需要改變思維模式─變得更加敏捷,且精於評估所承擔的風險,同時也能系統地考慮企業內部或外部的創新,並改變其財務營運模式,以適應更快的發展步調。在資金成本不再處於極低水平的時代,取得成功的代價變得越來越大,甚至是更為關鍵。將人工智慧及新技術融入到所有產業的機構中,需要採取「設計思維」方法,這種方法目前最常用於科技產業,會毫不猶豫地使用「迭代」,並向終端消費者進行頻繁的測試。
資源:新的稀缺品?
能源稀缺的議題,在過去幾年有充分的理由,一直是關注焦點。然而,以能源及更廣泛的商品市場所面臨的混亂而言,地緣政治衝突,及其後續所揭露的資源脆弱性,其實只是冰山一角。轉型至可再生能源的討論已經因氣候挑戰持續一段時間;而近期地緣政治所衍生的天然氣及電力市場供應問題,更加凸顯及加快轉型至可再生能源的步伐。目前,我們看到可再生能源領域的資本投入大幅成長,推動了包括稀土在內的各種商品需求。與此同時,為了取得資源而引發地緣政治緊張的可能性,肯定會進一步增加。事實上,綠色轉型的顛覆式影響將蔓延至整個經濟體系及政治領域,全面性的影響可能要在未來幾年才會逐漸明朗。
以資源來說,目前正經歷顛覆式創新的另一個領域是水源處理及供應。氣候變化及氣溫上升,讓老化的水利基礎建設成為大家的關注焦點,這些基礎建設已不能應付二十一世紀的使用情況。雖然改造基礎建設,需要大量的公共與私人投資,但是我們現在看到一些新技術及方法,有助減少浪費,同時能夠提升水源儲存、處理及輸送的效率。隨著氣候變遷可能使以往繁榮的地區不再適宜居住,開發更創新的水源解決方案日益重要。
地球村瓦解:機會轉移
我們將瓦解視為顛覆式改變的因與果。我們留意到中國崛起,成為一股全球勢力,不少地區因此形成新的聯盟應對,加上不少昔日的「新興市場」日益繁榮,地球村瓦解將會持續,成為地緣政治的寫照。事實上,中國一直透過不同方式,積極吸引南半球國家的支持─尤其是其著名的「一帶一路」專案。隨著歐洲地緣政治衝突爆發,外界同時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地緣緊張可能升溫感到憂慮,導致不少企業採取措施,以確保供應鏈穩健,而各國政府聚焦策略性產業及資源採取行動,種種因素都導致地球村瓦解加劇。
隨著主流大國在半導體及數據等關鍵領域爭奪優勢及霸主地位,這種地緣政治分化所帶來的整體影響,恐會反映於經濟之上。由於中國的科技產品開始與美國競爭,我們可能會看到相互競爭的「科技半球」出現,因兩大地緣政治勢力,促使較小的地區採納其系統與標準。雖然這種分化存在,但氣候變遷等全球性挑戰,仍需相互合作的解決方案,而競爭或不同的科技系統將需要兼容性。因此,即使企業及政府表示需要更大的自主及自決性,也無可避免的,需要尋求全新的合作模式。這一波瓦解的浪潮,可能需要找到出新的投資方式,例如依主題(如人工智慧或能源安全)捕捉機會,而不是受傳統的分類基準所限制。
擁抱顛覆式創新
本文提到的顛覆式創新,對產業的潛在影響並不一致。所有產業將要面臨自己特有的問題與挑戰,而這個現象,卻能為最有能力應對的企業提供不同的機會。事實上,對企業來說,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新「數位達爾文主義」的時代,需要採取敏捷的方法來應對。在爭奪主導地位的競賽中,更能明顯區分出贏家與輸家,並為投資人創造全新的機會。事實上,投資人也需要保持敏銳,並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才能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新時代中找到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