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資金觀測】歐美消化企業財報,成熟股市漲多跌少
簡述
企業財報持續公布,觀察上週全球股票市場,美股獲得強健的財報推升,繼續強勢上漲,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2%
企業財報持續公布,觀察上週全球股票市場,美股獲得強健的財報推升,繼續強勢上漲,道瓊工業指數上漲1.22%,而S&P500指數則受能源和科技股拖累,漲勢較弱,上週上漲0.23%。在歐股方面,儘管歐元升值至2年多來新高,但上週道瓊歐洲600指數上周仍上漲1.18%。在資金流向部分,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截至8月2日的資料,歐股連四周吸金,上周獲資金淨流入吸金11.68億美元;新興市場則連續28周獲得資金青睞,上周吸金6.87億美元,其中以亞洲不含日本吸金氣勢最旺,上周獲資金流入15.56億美元(見表)。
在台股部分,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截至7月底,加權報酬指數自去年底至今,已是連續第八個月的正回報,說明了市場多方氣盛。他表示,目前各項技術面指標皆在高位,而考量景氣循環與企業獲利表現,在後續仍有iPhone 8、原物料價格推升等利多,市場對於第四季的台股仍將正面期待。
資金面上,廖哲宏表示,外資買賣超交錯,上周仍呈微幅淨流入,籌碼面趨向安定。現階段從期權與現股的存量方向來看,外資多方操作已持續一年半以上,目前未見反轉訊號。
在國際市場的氛圍上,廖哲宏表示,美股科技股重要指標財報表現優於預期,帶動股價表現強勢,是近期支撐道瓊工業指數轉強的主因;蘋概股也是撐起台股半邊天的重要功臣,以此角度來看,兩者關聯性高。此外,美國通膨溫和、美國白宫發言支持低息環境,聯準會轉向鴿派,對股市的多方走勢亦有一定的關聯,相信聯準會與歐元區央行的溫和態度,有利於全球股市的走揚。
美股部分,安聯收益成長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產品經理蔡明潔表示,截至8月4日,S&P500指數成分股中約有82%企業財報已公布,盈餘優於預期比重為77%,以科技產業表現最為強勁,盈餘優於預期比重為92.31%;其次為醫療保健產業,盈餘優於預期比重為88%。
蔡明潔表示,蘋果(APPLE)發布第二季財報,iPhone銷量超過4100萬支,營收年增7.2%至454億美元,皆優於預期。顯示在iPhone8上市前,銷售狀況的停頓程度並不如市場普遍擔憂,且市場解讀強勁的財測預估認為iPhone8不會遲到,進而推升股價上漲。
就經濟數據部分,蔡明潔表示,美國7月ISM製造業指數56.3,低於預期的56.5及前值57.8,已連續11個月高於50榮枯線,顯示美國製造業持續擴張。同時,美國第二季GDP年增2.6%,儘管低於預期的2.8%,但優於第一季的1.2%。主要來自於消費及企業支出成長,數據公布後美元持續疲軟。
展望後市,蔡明潔表示,美國PMI增溫,且全球PMI相對於美國表現也在走強,顯示無論是美國境內,或是海外的經濟成長,都有進步的跡象,不僅有利於美國企業,也有利於海外營收較高的公司。然而近期資金持續流出美股,可見投資人仍有居高思危的心態,在投資策略上,她建議以收益做後盾,透過進可攻、退可守的多元資產策略,做為投資核心。她表示,美國強勢資產仍是布局重點,利用均衡布局股票、高收益債券及可轉換公司債等三大美元資產,享受三類資產共同具備的資本成長機會,在多空環境中發揮收益成長追漲抗跌特質。
歐股部分,安聯歐陸成長基金產品經理田克杰表示,截至8月4日,道瓊歐洲600指數成分股中約有74%企業財報已公布,盈餘優於預期比重為57.62%,僅有金融產業盈餘優於預期比重達七成,而核心消費僅有三成企業財報優於預期。
在經濟數據部分,田克杰表示,歐元區7月核心CPI年增1.2%,優於預期。主要受惠於油價近期趨穩,能源與非能源工業商品價格上漲;6月失業率為9.1%,創下2009年2月以來最低水準,顯示歐元區經濟強勁復甦不變,推升歐元持續上漲。而歐元區第二季GDP年增2.1%,連續三個季度勁揚,且創下2011年第1季以來新高。顯示消費者支出與企業投資持續帶動經濟成長,今年上半年歐元區狀態相當強健,將為通膨目標帶來助力。
展望後市,田克杰表示,歐股自第二季以來持續吸金,可見不僅評價具吸引力,企業財報的正面消息也帶動資金回流。他表示,歐股今、明兩年企業獲利成長可望有一成上下,且經濟穩健成長,具有長線發展的機會。在短線上,他建議可觀察歐洲央行貨幣政策態度與英國脫歐議程;在投資上,建議從基本面觀察,挑選具有結構性成長,得以創造長期動能,較不易受景氣循環影響的公司,掌握歐洲各類企業的超額報酬。
在日本部分,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人莊凱倫表示,近期日本經濟數據多偏正向,日圓匯率變動不大,東證指數前周上漲0.63%。她指出,日本政策投資銀行8月2日公佈,大企業2017財年國內設備投資額預計將較2016財年增長11.2%,可望連續6年保持增長。另一方面,海外設備投資預計增長14.3%,為3年以來首次增長。Markit/Nikkei日本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放緩至52.1,但已連續11個月維持在擴張區間。服務業PMI下滑至52,連10個月持穩50之上。
至於新興市場部分,莊凱倫表示,各區域中以MSCI拉美上周上漲1.21%表現最佳,主要反應巴西國會撤銷推翻總統泰梅爾收賄罪名起訴,市場正面看待接下來政策執行。 在亞洲部分,韓國統計局數據顯示,7月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年同期上升2.2%,高於6月的1.9%,升至四個月最高,因生鮮食品價格大漲且消費者信心改善。印尼7月份通膨降溫,消費者物價指數年成長3.88%,低於6月份4.37%,主要受到開齋節影響消費需求。核心通膨更降低至3.05%,低於6月份3.13%,遠低於政府目標4.75%。
時間 | 美國股票型 | 已開發歐洲 | 日本 | 亞洲不含日本 | 拉丁美洲 | 歐非中東 | 全球新興市場 |
---|---|---|---|---|---|---|---|
近一周 | -25.12 | 11.68 | 8.46 | 15.56 | 0.53 | -0.23 | 6.87 |
今年以來 | 4.66 | 191.37 | 250.88 | -5.14 | 15.28 | 18.81 | 434.05 |
資料來源:EPFR,截至2017/8/2。單位:億美元
安聯投信草根性研究 : 2017年第三季
簡述
雖然政治風險猶存,馬克宏當選法國總統,加上梅克爾料將在德國連任,歐盟兩大核心經濟體看來有望締結更緊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