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資金觀測】美中貿易生變 避險債券走強

【債市資金觀測】美中貿易生變 避險債券走強

簡述

美中貿易戰局勢再起變數,導致多數公債殖利率走低,避險性債券走強,風險性債券則因利差放寬而表現偏弱,新興市場主權債今年以來跌幅更達5%。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截至6月20日,投資級債券出現今年3月以來資金首次淨流出,由先前的連續淨流入轉為淨流出2.3億美元;高收益債再次由流入轉為流出,上周失血3.4億美元,新興市場債的流出幅度又漸擴大,上周淨流出17億美元。

 

債券基金資金流向
時間 投資級債 高收益債 新興市場債
近一周 -2.3 -3.4 -17
今年以來 831 -200 -82

資料來源:美銀美林、EPFR截至2018/6/20;單位:億美元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本基金有一定比例之投資包含高風險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川普宣佈將對50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且威脅可能再追加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貿易戰隱憂造成全球股市壓力,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走低,收在2.89%。

歐洲央行宣佈QE退場計劃被市場做鴿派的解讀,加上央行總裁德拉吉表示在首次升息時間仍會保持耐心,使市場對歐洲債券的信心續強,德10年債殖利率單周下滑9個基本點收在0.34%。

投資級債部分,許家豪表示,全球投資級公司債前周上漲0.02%,其中美國投資級債下跌0.17%;歐洲投資級債則上漲0.35%。在利差部分,美國利差放寬6點,歐洲利差則放寬2個基本點。

許家豪表示,匯豐認為,即使在聯準會升息與中美貿易角力等利空影響下,投資等級債的利差仍算相對持穩,維持在120點左右的水準,顯示多數利空已被市場充分反映。考量美國企業今年基本面依然強勁,投資等級債利差仍有回檔收斂的空間可期。

在新興債部分,許家豪表示,美中貿易僵局未歇,阿根廷公債也在緊縮政策影響下,連續第二週表現疲弱,利差放寬16點,加上烏克蘭公債利差大幅放寬45點,影響新興市場債整體表現,新興債利差放寬10點,指數下跌0.14%。在債種方面,新興主權債下跌0.21%,利差放寬11點,且今年以來跌幅已達到5%的水準;新興企業債上漲0.04%,利差放寬7點。

許家豪表示,高盛認為,今年以來新興市場債除了受到新興市場成長走緩、中美風險增溫之外,技術面也受到一些影響,主要是2010-2015年間,新興市場債發債量平均約670億;但2016年高達1230億,2017年上升至1570億,今年以來至5月底為止,發行量也已經來到950億。供給上升的狀況明顯對新興市場債產生壓力。惟考量新興市場債基本面暫無大風險,目前殖利率也不輸高收益債,建議以長期收益為目標的投資人,可以趁殖利率較高時低檔佈局新興債。

在高收益債方面,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林素萍表示,川普增加關稅項目,使中美貿易戰隱憂再起,加上沙烏地阿拉伯推動OPEC增加原油產量,導致油價下跌,影響全球高收益債整周下跌0.10%,利差放寬10點至370點。美高收下跌0.05%,歐高收下跌0.13%。在不同評級部分,BB級利差放寬7點,B級利差放寬7點,CCC級利差放寬13點,評級較差的CCC級債利差放寬幅度較高。

林素萍表示,高盛認為,高收益債今年以來淨發行量減少230億,供給減少有利於技術面的支撐,在資金流入動能較弱的情況下,仍能讓高收益債今年以來表現相對抗跌。此外,由於美國銀行放款標準仍偏向寬鬆,預期下半年高收債違約率仍將在相對低檔,2018全年違約率可望落在2-2.5%區間,仍低於長期平均水準(4%),持續看好高收益債。

林素萍表示,高收益等級企業營運動能成長,財務融資比率仍然偏低,發行品質亦佳,就區域來看,相較看好美高收的表現,其相對利差較具吸引力。在評級上,以風險與報酬的觀點來看,建議減碼CCC級債券,加碼BB級債。

整體配置上,許家豪表示,對存續期持中性水位,認為未來三個月美國公債可望維持大區間整理,將視區間位置動態調整公債及投資級債。整體而言,全球景氣維持擴張,信用債在修正後收益率已逐漸回到合理區間,故將略微降現金部位,並提高風險性信用債部位。除了回補高收債及低存續期的新興市場公債外,也將增持可轉債以降低利率敏感度,透過多元信用債配置,致力降低波動。

併購動能熱,資金穩健流入,價格誘人,安聯生技觀測指數上升至9分晴天區

併購動能熱,資金穩健流入,價格誘人,安聯生技觀測指數上升至9分晴天區

簡述

今年以來生技企業併購消息不斷,加上緩步升息仍有利生技產業表現、中美關稅議題對相關產業影響較小,近期生技與醫療保健基金出現明顯資金流入。根據彭博資訊統計至6月25日,NBI生技指數近五日小幅下跌0.21%,年初以來漲幅為3.36%。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