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資金觀測】高收益債回穩 聚焦高品質短天期債券

簡述
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各國央行傾力推出救市政策,投資人情緒略為回穩;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雖然三大信用債市上周仍呈現淨流出狀態,但皆已較前一周收斂,其中高收益債市淨流出金額更收斂至5億美元,為三大債市最為緩和者。
券種 | 近一周 | 今年來 |
---|---|---|
投資級債 | -400.1 | -245 |
高收益債 | -5 | -200 |
新興市場債 | -171.4 | -337 |
資料來源:美銀美林、EPFR截至2020/3/25;單位:億美元
安聯投信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持續升溫,除歐洲地區義大利與西班牙未見和緩外,在美國的確診病例及死亡人數也持續攀升,然而因在美國聯準會(Fed)與歐洲央行(ECB)皆表態願意取消購債上限激勵下,債市流動性有所緩解,整體債市表現也較前幾周轉佳,除政府債券外,包括投資等級債與高收益債等指數上周也都出現一定漲幅,其中美國投資等級債與高收益債單周更是繳出5%以上漲幅,短線內信心逐漸回穩。
安聯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券基金(本基金主要係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由於肺炎疫情對市場信心帶來衝擊,並使得信用債市近來出現較大跌幅,但根據過去經驗,不論是2000年網路泡沫或2008年金融危機中,信用債市時常反應過度,甚至會出現反映實際違約率約兩倍的過度悲觀狀況,而在中短期利空消除後,其價格也往往會出現明顯回彈,反映企業原本體質表現。
謝佳伶指出,在肺炎疫情大規模爆發前,美國信用債市受惠於美國企業在資產負債表上的穩健,表現相對強勢。此時在疫情對市場信心的衝擊下,信用債雖一度出現較大跌幅,但從基本面觀察,撇除疫情影響,以美國企業為首的許多優質企業體質仍然穩健,出現全面性的違約及陷入衰退的機率有限,同時加上來自政府的利多如Fed重啟於海嘯時期的貸款救援工具、美國兩院於上周通過高達2兆美元的紓困方案等,有望對企業在此危機中帶來有力支持。
謝佳伶表示,公債雖因違約風險低的特性受到避險資金的青睞,但隨著近來避險資金的持續湧入,除能提供的息收報酬已明顯降低外,也需注意價格是否有追高的風險。在信用債市中,高收益債可提供明顯優於公債的報酬息收,而近來因肺炎衝擊市場信心,高收益債利差已來到大於800點水位的相對寬度,從歷史經驗觀察,投資價值已逐漸浮現。
對此,謝佳伶表示,在高收益債利差已來到相對具投資吸引力的時刻,此時若把握三項關鍵,更可有效降低可能出現的風險。首先,在公債殖利率近月內在1.0%與0.5%之間大幅擺盪的狀況下,若可將債券的存續期控制於相對較短(2至2.5年)間,可能在期間內遇到的違約或利率風險便可有效降低;其次,藉由鎖定由企業資產負債表佳、評級較高(B、BB以上)且現金流穩定的美國企業所發高收益債券,違約風險可望有效控管;最後,在產業方面若可聚焦於較不受景氣循環影響、具內需市場支撐的支援服務、電信等產業,並降低在探勘開發的能源產業方面的曝險部位,也可有效控制違約及波動等情事。
謝佳伶指出,在疫情與油價持續動盪下,此時仍看好基本面相對穩健的美國,若可把握上述三項重點,並在投資價值隨著利差擴大陸續浮現時伺機布局於較高品質的美國短年期高收益債,除可降低整體資產波動程度,也可以現金流穩定企業債的收息能力,在此時持續為投資人降低波動,追求收益。
【安聯投信投資透視】全球抗疫期間,如何重新檢視美國資產配置?

簡述
由於對抗疫情必須採取社交疏離(social distancing)措施,美國出現大量經濟活動 被迫暫停的嚴峻局面,預期經濟成長及企業獲利成長應大幅下調。但是,基於不久之後疫情可能觸頂,加上新藥有望面世,眼下投資人應尋找機會,為未來幾個月的反彈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