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資金觀測】美股資金回溫 分散風險謹慎應對

【股市資金觀測】美股資金進補 美中貿易談判正向

簡述

疫情持續延燒,但隨著部分國家出現趨緩現象,股市情緒也不若前周悲觀;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上周除拉美與歐非中東市場外,其餘地區股市資金轉為淨流入狀態,其中美股更淨流入約48.04億美元的淨流入資金,為全球表現最佳市場。

 

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

成熟市場
區域 近一周 今年來
美國股票型 48.04 -727.83
已開發歐洲 9.39 -283.64

新興市場
區域 近一周 今年來
亞洲不含日本 8.78 -139.08
歐非中東 -0.32 -13.52
拉丁美洲 -0.36 -8.17
全球新興市場 -8.07 -74.00

資料來源:EPFR,截至2020/4/1,單位:億美元

安聯投信表示,肺炎疫情在歐美各國持續蔓延,但在較嚴重的義大利及西班牙等國陸續出現確診病例數增緩等狀況,英美兩國則是仍較顯嚴峻;在油價的部分,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介入,OPEC產油國有望於本周舉行減產談判,油價出現回彈。在來自疫情與油價的多空訊息交雜下,美股持續震盪,四大指數單周多下跌約2%上下。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疫情在過去一周持續成為影響金融市場最主要的因素,但隨著全球央行在第一時間聯手降息寬鬆並啟用各項針對企業的融資貸款優惠工具,各國政府也陸續推出極具規模的財政紓困政策,雖疫情本身尚在延續,但金融市場表現已較3月中谷底時明顯和緩,震幅也略為收斂。

謝佳玲指出,雖此波風暴對經濟層面影響尚需觀察,但從股債各式資產在3月較大跌幅觀察,許多資產可能已出現過度反應,甚至已對後續可能在經濟層面出現的影響預先反應。雖然如此,但對在疫情本身出現緩解前,對後市仍許保持謹慎,建議在投資上可以多重資產組合進行布局,分散隨時可能出現的風險。

謝佳伶表示,在聯準會(Fed)出手緩解市場流動性後,債券市場已逐漸回穩,傳統上股債兩大資產間漲跌互補關聯已然回復,故建議可將包含具成長潛力的成長股、可提供較佳債息的高收益債以及兼具股債特性的可轉債等不同資產以均衡的比例組合,作為核心的資產配置。

謝佳伶指出,在股市的部分雖然市場持續震盪,但因疫情終將受控,建議可持續聚焦未來3到5年能見度較佳的股票,如健康醫療、科技及軟體服務等,參與中長期成長;債券部分建議可聚焦高收益債中評等較高(B、BB級以上)債種,並建立信評工具嚴格檢視,汰弱留強;可轉債的部分則是可聚焦於發債公司本身體質信評有投資等級以上,且流動性佳的標的,控制風險。

謝佳伶表示,雖然不確定性仍在,但未來股市若仍面臨下挫,信用債與可轉債因部分已反應違約風險且債底特性陸續浮現,未來跌幅有望小於股市,故以此三大資產組成之多重資產不但可捕捉隨時出現的成長回彈,也可在下跌時提供保護,是投資人可以關注的較佳投資策略。

在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由於台股過去一周因清明連假休市,僅有三個交易日,受到美股3月最後一天收黑以及市場在連假前觀望氣氛較濃,4月1日收盤小幅下跌並失手9700整數關卡,交易量也明顯較低。在資金籌碼方面,1日外資現貨賣超約47億元,雖持續呈現賣超狀態,然幅度與過去兩周相較已明顯收斂,且在期貨與選擇權方向略偏樂觀,故投資人不用因為外資現貨賣超而太過恐慌。

廖哲宏表示,從基本面來看,由於此次黑天鵝真正的關鍵為肺炎與油價,故其後續發展仍為觀察重點。在歐美地區,義大利近期確診人數增速放緩透露出正面跡象,未來需觀察發展較晚的美國疫情是否可循類似走勢;在油價部分,因其波動走勢會對金融市場流動性帶來影響,後續相關國際政治角力,如預計於9日召開的OPEC會議,也需多加留意。

展望後市,安聯台灣智慧基金經理人鍾安綾表示,雖然當前整體景氣走向不明,但基本面部分仍有正面發展可期,如訂單能見度高族群,因受惠於疫情影響改變工作模式,work from home需求增加,包含商務筆電、伺服器、路由器等等皆見到訂單增溫。

在布局操作上,鍾安綾建議,由於大盤在第一季深跌,但在國際股市及政策的激勵下,台股近期也出現反彈,但後續在包括疫情發展、油價走勢及總經面受到的影響等三大指標方面更加明確之前,較難確定反彈行情續航長度,建議投資人不要輕易抄底,或可在再度出現拉回時,分批佈局。

【債市資金觀測】高收益債迎來淨流入 短高收抗波動度佳

【債市資金觀測】中美貿易警報有望解除 風險債券續強

簡述

疫情出現趨緩跡象,各國政府持續推出紓困政策,債券市場情緒略為回穩;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投資級債與全球新興市場債雖仍呈淨流出狀態,但已較前一周明顯和緩,高收益債資金更是由負轉正,上周淨流入約56億美元,為三大債市中表現最佳者。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