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基礎建設轉型
從人工智慧(AI)到Z世代—
基礎建設如何塑造我們的未來

「但除了衛生、醫藥、教育、公共秩序、(......)、道路、淡水系統和公共衛生之外,羅馬人為我們做過了些什麼?」您還記得著名電影《萬世魔星》中的這句台詞嗎?這些都是關鍵基礎建設的例子。
基礎建設是啟動成長的關鍵
過去的18個月中,許多政治人物在各種競選活動中都提到基礎建設的議題,這是有充分理由的,因為基礎建設是國家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關鍵。信號盲點區、火車延遲、停電、坑洞、設備不足的學校,這只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一些基礎建設不足之處。2025年,全球基礎建設投資者協會在32個國家進行了一項調查,在G7國家中只有36%的受訪者表示對其國家基礎建設感到非常/相當滿意。1從數位化到住房,從電動車充電到道路和火車,許多領域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但基礎建設不僅僅是為了向大眾提供必要的服務。基礎建設也是歐洲為了保持競爭力所需努力的核心。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最近向歐盟委員會提交的一份報告指出,為了保持競爭力,每年平均需要8,000億歐元的投資,主要重點在於數位化和去碳化。2
3 個 D
能源轉型、綠色基礎建設與行動性
數據、AI與基礎建設
高齡化社會與基礎建設需求
這3個領域正塑造出我們世界的轉型。
投資綠色能源、數位基礎建設和社會適應是克服未來挑戰的關鍵。
如去碳化
電力網路、可再生能源及運輸
能源轉型是全球許多國家和公司的首要議題,這些國家和公司已採取措施減少碳排放,並改變能源政策和商業模式。根據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報告,在全球氣溫上升不超過1.5°C情境假設下,到2050年需要投資150兆美元於轉型技術與基礎建設,平均每年相等於5.3兆美元。3隨著許多行業的脫碳化,對綠色能源和投資的需求將日益增加。目前全球約25%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水泥、鋼鐵和肥料行業。4從可再生電力水解水所產生的綠氫將會是幫助這些行業脫碳的重要因素。然而,更多的(綠色)能源需要更多的可再生發電廠、更強大的能源電網,以及更多的儲存容量。現今的基礎建設尚未準備好迎接這種轉變。歐洲超過40%的能源電網已經有40年以上的歷史。5目前,政治人物、政府當局和工業界正努力建立可以產生更多綠色能源、運輸及儲存的未來基礎建設。
根據能源轉型委員會的估計,全球能源轉型所需的投資中,約70%應流向電力產業,估計到2050年,每年的投資需求為2.4兆美元。6此外,這些投資不僅有助於能源供應安全(這已經成為歐洲尤其重要的課題),而且跨國能源基礎建設專案(如電力互聯網)還能幫助降低能源成本,在2040年前每年可降低90億歐元。7
運輸業佔的溫室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25%,是能源轉型的另一個重要槓桿。8在這些與運輸相關的排放中,約有72%是由道路車輛產生,如汽車、卡車、公共汽車和摩托車。8交通電氣化、更多綠色燃料、更多電動車充電基礎建設可以帶來改變。此外,還需要更具吸引力的替代交通方式,以促進向鐵路和公共交通的轉換。
諸如數位化
AI、數據中心與光纖
不僅自疫情以來,隨著居家辦公普及之後,數位基礎建設被視為關鍵基礎設施。此外,從光纖網路到數位中心,從行動通信基地臺到智慧型軟體解決方案,數位基礎建設的範圍也大幅增加。過去20年來,電信業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們可以預期將帶來更多AI改變遊戲規則的發展。在過去15年中,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人數增加了一倍以上,全球網際網路流量也增加了20倍。9然而,在歐洲的某些國家,尤其是在農村地區,高速寬頻的覆蓋範圍仍不足以應付這樣的需求。數據正變得對日常運作至關重要,它需要被儲存,而且每天都在創造更多的數據。隨著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利用AI,AI將進一步加速這種發展。隨著更多的數位化帶來更多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數據中心有更多的儲存與處理能力,這也導致全球有更多的投資機會。目前,大部分數位基礎建設的投資都在歐洲(約30%)、10 北美(約45%)10以及部分亞太地區(約20%)。10
但對於機構投資人而言,數位產業也是一個複雜的領域。投資人需要預測趨勢和發展,掌握創新的動態,並密切注意哪種技術可能會佔據主導地位。最近,我們看到人工智慧市場因為DeepSeek加入而動盪,該公司聲稱能以現有算法成本的一小部分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數據中心、光纖網路、行動通信基地臺和IT解決方案的興起導致能源消耗增加。某些數位資產需要越來越多的能源,例如AI等。此外,比特幣等完全無用的東西消耗的能源比一些小國家還多。11 協調去碳化與加速數位化的需求,是轉型的重要一環。智慧電表解決方案等數位服務和工具也有助於更有效利用能源,並支持去碳化的工作。許多大型科技公司嘗試與可再生能源供應商達成協議,由他們提供綠色能源,以解決這項環境挑戰。另外,他們也可以在較低的能源效率消耗下,進一步開發冷卻和其他儲存技術,這可能會為周遭的數位產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
圖 1:數據需要大量電力

資料來源: Masanet 等(2020年)、思科、IEA、高盛研究部
如人口統計資料
高齡化社會及其挑戰
到2030年,全球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60歲或以上的老人,他們所佔的人口比例將從現在的10億人增加到14億人。嬰兒潮世代(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之間)的退休將對許多地區產生重大影響。12高齡化和長壽社會將需要更多的老人照護、不同的住房和醫療保健。此外,從長遠來看,各國已經需要應對勞動力不斷變化和降低的挑戰,以管理綠色和數位轉型。不斷增加且老化的人口需要穩定且具彈性的核心基礎建設來滿足,例如能源、供水、通訊及衛生服務。老化的基礎建設無法服務老化的人口。13
現今的老人照護服務已經供不應求,而公用事業所使用的排污系統、電力網路和通訊網路已經達到其容量極限。遠距醫療可以支援鄉下的老人盡可能保持獨立。先決條件是現代化的醫療系統和強大的光纖網路。
為了克服人口挑戰,我們認為,投資於高齡勞動力的健康管理,以及關注下一代的技術發展和教育至關重要,以便他們為未來的工作職位做好充分準備。不幸的是,在許多國家,學校設備不足,學生宿舍供應不足,教育培訓和醫療服務無法普及。對教育、學生宿舍、醫院、數位解決方案和服務的投資,以及穩定和現代化的核心基礎建設,可以幫助應對人口挑戰,無論是對Z世代、α世代,還是嬰兒潮一代和退休人員。14
私募資本可以做到更多
高齡化社會和基礎建設老化是一個巨大的社會挑戰。儘管必須彌補基礎建設的巨大缺口,各國仍需承擔或負擔高昂的退休準備金,這將持續對國家預算產生廣泛影響。但在經歷了幾年的疫情後,國家預算已經面臨困難,再加上新世界秩序帶來的更高國防開支、能源成本和通脹壓力。
根據GIIA(全球基礎建設投資聯盟)近期報告顯示,在G7國家中,只有26%的受訪者認為其國家的基礎建設專案執行良好。15 私募資本,無論是來自大型機構投資者、主權投資機構,或是透過歐洲長期投資基金(ELTIF)等工具進入私募市場的零售客戶,都能在未來的基礎建設投資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時也為許多人提供退休保障。
許多大型機構投資者,如安聯人壽,自2008年起即開始投資全球基礎建設,在投資與管理基礎建設專案與資產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全球基礎建設民調顯示,一般大眾對氣候韌性的關注以及對私募投資的支持。
如果機構投資者能找到穩定的政治和監管環境,他們就能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為了克服人口趨勢所帶來的綠色與數位轉型的迫切挑戰,我們必須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且我們需要現在就開始這些努力。透過與私募資本聯手,各國可以大步向前,幫助提升經濟和金融表現,創造新工作機會,並為每個人的未來進行投資。
圖表 2:私人金融機構可為約 55% 的淨零投資需求(2022 年-2050 年)提供資金
低排放資產的年均投資需求(美元)

資料來源: 為為淨零轉型融資: 從規劃到實踐,2023 年 1 月,麥肯錫公司
1 2024年全球基礎建設指數
2 2024年德拉吉關於歐盟競爭力的報告
3 2023年世界能源轉型展望
4 Global-CCS-Institute-Fact-Sheet_Capturing-CO2.pdf
5 2023年,歐洲委員會加速鋪設電力網路的行動
6 降低清潔能源轉型的成本
7 Factsheet_EU Action Plan for Grids.pdf
8 德國外交部:行動-能源轉型-為明天提供動力
9 IEA:數據中心與網路
10 Inframation,根據2024年全球數位基礎建設交易量計算
11 哈佛商業評論:2021年比特幣實際消耗多少能源?
12 世界衛生組織:老化與健康
13 世界經濟論壇:人口老化需要不同的住房和照護方式。這就是如何提供
14 Bruegel:2024年退休之後:細看更老時
15 GIIA全球基礎建設民意調查顯示大眾對氣候氣候韌性的關注以及對私募投資支持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