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攻!「精準農業」2027 年產值上看 129 億美元

簡述

將AI科技應用在農業上的「精準農業」是未來趨勢,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 2027 年達到 129 億美元,此刻,已經有什麼具體的應用?從可以自動噴灑農藥的無人機、自動收割作物的機器人,到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監測圈養牲畜的狀況等。這種將科技應用於農業上,又被稱為「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BBC》指出,它將是未來趨勢!

 

將AI科技應用在農業上的「精準農業」是未來趨勢,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在 2027 年達到 129 億美元,此刻,已經有什麼具體的應用?

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各地的農民也積極轉向高科技,從可以自動噴灑農藥的無人機、自動收割作物的機器人,到利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監測圈養牲畜的狀況等。這種將科技應用於農業上,又被稱為「精準農業」(precision farming),《BBC》指出,它將是未來趨勢,預估到了 2027 年,其全球價值將高達 129 億美元。

 

糧食危機、食安意識高升,成「精準農業」發展契機

2020 年的一場疫情,超市的貨架被恐慌的民眾掃購一空,美國垂直農業公司 Plenty 共同創辦人斯托里(Nate Storey)指出:「疫情暴露了我們的食物供應鏈有多脆弱。」近年可利用的農地變縮減,但世界人口及食物需求仍在成長,進一步加劇人們對糧食短缺的擔憂。

此外,市場研究公司 ResearchAndMarkets 發現,2019 年全球有機蔬果需求規模 191.6 億美元,預計 2026 年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可望達 6.5%,這說明了食物品質與安全意識日益高漲,使有機與安全食物需求增加。

糧食危機加上食安意識高升,催化了「精準農業」的發展。如 Plenty 打造的「垂直農場」,便是利用數據分析,以機器學習調整人造光和溫度濕度等,讓人可以在高聳的牆壁上種植蔬菜作物。

馬來西亞的農業科技新創 Boomgrow Productions Sdn Bhd,同樣運用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感知技術模擬理想生長環境,將作物種植於層架、採人工照明,再配上物聯網(IoT)感測器偵測菜葉變色與硝酸鹽化合物等生長與環境狀況,葉菜年產量逾 5 萬公斤。

 

智慧名牌、動物臉部辨識,AI協助農場主人管理家畜

來到澳洲昆士蘭,一片蓊綠的草地上,牛群正愜意的吃著草,這群牛可不是普通的牛,他們可是有著高科技配備的牛。

這座農場中,每隻牛的耳後都有一個火柴盒大小的裝置,它是由太陽能驅動,與衛星連結的「智慧名牌」,會將牛隻相關的即時數據回傳給主人。

「它透過 GPS 告訴農場主人動物的位置以及狀況。」開發出該技術,來自布里斯本的 Ceres Tag 執行長史密斯(David Smith)對《BBC》解釋。這個名牌,也可以監測牛隻反芻的程度,以及其他健康數據。

愛爾蘭公司 Moocall 也生產一種與手機相連的感應器,安裝在懷孕的母牛尾巴上,當母牛快生產時,會傳送訊息給農民。這讓農民不必長時間和待產母牛一起等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做其他工作,收到訊息在及時趕到就好。Moocall 營運主管費根(Stephen Fagan)表示,透過這款產品,「我們可以提高農場的工作效率,提高整體盈利能力。」

另外,監控技術獨步全球的中國,也把臉部辨識技術應用於「家畜」上。這款系統是由中國科技公司 Beijing Unitrace Tech 開發,透過拍攝 50 張不同角度的照片,記得動物的臉部輪廓和斑紋性狀,建立辨識功能;農場主人能經由設置在飼料區和擠奶站的監視器,從系統下載家畜的健康、受孕等資料。

系統創辦人趙金石說:「我們可以知道個別牛隻喝多少水,吃多少東西,以及一天進食多久。」他表示,AI人工智慧還可以偵測出家畜的不適徵兆,或是有任何不尋常的行為;「這些技術讓工作變輕鬆。」中國河北省一位農場管理人何燁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表示。他認為,引入這些科技後,他可以隨時掌握農場裡動物的體重,而且如果有牛隻生病或有問題,會自動傳送通知訊息到手機,為他省去很多巡視的時間。

 

本文獲「數位時代」授權,原文標題為:臉部辨識、智慧名牌都用上!幫牛牛配備高科技,農場能如何高效管理家畜健康?

幫企業降低風險!未來 75% 企業將雇用「AI檢查官」

簡述

「人工智慧檢查官」(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pecialist)將是未來新職業,將負責協助企業監管 AI 演算法合規問題。AI 大浪潮來襲,預期 2023 年將有 75% 大型組織會雇用「人工智慧檢查官」,針對非法行為、隱私、客戶信任等面向監督,幫企業降低風險。

 

Allianz Global Investors

其他業者經營的網站均由各該業者自行負責(包括客戶隱私權保護及客戶資訊安全事項),不屬安聯投信控制及負責範圍之內。您即將離開安聯投信官網,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