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資金觀測】股市寬幅震盪 均衡布局強勢資產

簡述
肺炎疫情延燒、各國管制措施愈趨嚴厲,股市波動未止;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全球股市資金上周全面呈現淨流出狀態,其中美國股市資金由前一周的淨流入轉為淨流出,市場信心仍未恢復。
成熟市場
區域 | 近一周 | 今年來 |
---|---|---|
美國股票型 | -98.19 | -617.47 |
已開發歐洲 | -41.42 | -270.18 |
新興市場
區域 | 近一周 | 今年來 |
---|---|---|
亞洲不含日本 | -11.80 | -124.85 |
歐非中東 | -3.13 | -13.03 |
拉丁美洲 | -3.96 | -4.63 |
全球新興市場 | -58.99 | -23.07 |
資料來源:EPFR,截至2020/3/18,單位:億美元
安聯投信表示,新冠肺炎在歐美地區疫情持續升溫,各國政府除了採取人流邊境管制等嚴厲措施外,也加大政策力道支持市場,包括美國聯準會 (Fed)無預警降息四碼後並祭出商業票據市場融資機制(CPFF),近一周內如英國、南韓、巴西、菲律賓等國也陸續宣布降息。然而降息短期內仍未減緩投資人的恐慌,並引發對經濟成長放緩的擔憂,美股上周雖於19日出現技術性反彈小幅回檔,但其餘日子仍呈現與前一周相同之寬幅震盪走勢,數度觸發熔斷機制,連帶影響包括歐洲、日本及新興亞洲各地股市,於上一周持續走跌。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本基金有相當比重投資於非投資等級之高風險債券且配息來源可能為本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肺炎疫情對美國及全球金融市場帶來的衝擊持續延燒,多數資產表現受到壓抑,然而根據過去因疾病引發的市場震盪經驗,疫情多屬於短期衝擊,拉長時間來看,對全球經濟的長期影響與如2008年金融海嘯的結構性事件相比,衝擊較為受控。
謝佳玲指出,與過去疫情如2003年SARS不同的地方是,這次全球央行及財政部門皆主動提前出擊,陸續推出適當的貨幣及財政政策以支持市場並提振經濟,並對企業祭出紓困措施,更有利於應對疫情對經濟帶來的不確定性。
謝佳伶進一步指出,雖然疫情未來發展難料,金融市場何時落底也難說準,但對投資人來說,可以先了解何為過去表現較佳的強勢資產,並在相關市場觀察指標,如中國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增速出現正面跡象時,適當分批布局強勢資產。
在全球各國市場中,美國資產受惠於擁有先進的技術及人才,在全球資本市場中具有領導角色,長期來看表現也相對強勢;對此謝佳玲表示,在布局美國強勢資產時,建議可採用以多重資產作為核心配置的策略,藉由將具有包括成長性、穩定債息與可於不同類型資產間轉換以帶來緩衝效果等特性的不同資產以均衡的比例加以配置,除了可以分散股票的風險外,也能提供額外息收空間,是布局強勢資產較為平衡的策略。
在台股方面,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表示,美股四大指數19日出現技術性反彈,台股20日在短線上也在權值股表態與題材股發威下,市場信心較過去一周回復,終場上漲552.75點,收復9000點關卡,也為急速下跌近兩周的市場回復些許正面信心。從資金面來看,廖哲宏指出,外資過去兩個月以來持續賣超台股,然而從期貨觀察,截至3月19日,外資期貨未平倉口數已重新來到今年新高的五萬口以上,逐漸透露正面跡象。
從基本面觀察,廖哲宏表示,疫情現今在歐美地區急遽升溫,加大市場對終端需求受到影響的擔憂,而此對產業在今年獲利預估的影響也仍待觀察;在供給端的部分,由於科技供應鏈所在的中國受到疫情影響較早,目前供應鏈的恢復生產狀況仍待觀察,但目前尚未觀察到科技產品的訂單減少情事出現。
展望後市,廖哲宏指出,在觀察方向上,新冠肺炎的發展以及油價價格是否回穩仍是短期內投資的觀察指標,然而根據觀察,部分對於終端需求的擔憂已陸續反應於市場波動上;從長線來看,包括5G、雲端、智慧物聯網等趨勢仍未改變,仍是中長期的布局焦點。
【債市資金觀測】信用債市承壓 高品質債投資價值浮現

簡述
肺炎疫情在中國以外地區未見趨緩,產油國在石油供給問題上也未達成共識,債券市場持續承壓;根據美銀美林引述EPFR統計顯示,上周投資級債、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等三大債市資金持續呈現淨流出狀態,其中投資級債淨流出金額較前一周擴大為437.5億美元,達到紀錄新高。